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4篇
  免费   239篇
公路运输   6054篇
综合类   2907篇
水路运输   4909篇
铁路运输   5948篇
综合运输   455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1173篇
  2011年   1196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1371篇
  2008年   1477篇
  2007年   1085篇
  2006年   1059篇
  2005年   1144篇
  2004年   1036篇
  2003年   886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0月12日,中远物流利用先进的大型平板车运输技术,再次承运了两件PTA大件设备,第一结晶器和加氢反应器。在此前的9月30日,当大型索埃勒平板车将重达359吨的氧化反应器运抵大榭三菱工地,在650吨与200吨吊机的联合作业下,大件货物平稳地被从车上卸下时,由中远物流宁波区域提供物流服务的宁波三菱  相似文献   
42.
姜晓依  刘建林 《水运管理》2005,27(2):18-20,22
利用基础分析法研究了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的演变机理,期望在研究航运期权定价模型、利用运费期权规避航运风险方面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3.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武汉市3条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规划,在2010年以前形成约70km的工字形轨道线网骨架。这3条轨道交通线分别为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轨道1号线二期为高架轻轨,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均为地铁。武汉市拟于2005年12月开始进行轨道1号线二期宗关以西路段的基础施工,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则将于2006年动工兴建。  相似文献   
44.
陈堃 《科技交流》2005,35(1):49-53
金沙江特大桥是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公路专用线上工程规模最大的桥梁,桥全长579m,其中主桥为(87 158 87)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引桥为跨径30m简支及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全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文介绍了该桥概况、主要技术标准及建设条件、主桥静力计算及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5.
以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为对象,应用微机软件开发技术和硬件接口技术实现了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仿真系统,仿真系统软件是在Visual Basic开发环境下完成的,在锅炉自动控制中,文章着重对锅炉水位定值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控制系统采用前馈加反馈的复合控制模式,在MATLAB软件的SIMULINK环境下,结合被控对象的模型仿真了锅炉蒸汽压力干扰下的系统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6.
武隆隧道运输方式的选择及设备配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武隆隧道洞内有轨、无轨运输的选择及设备配套,重点论述了有轨运输方式及相应的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47.
结合航务勘察设计单位设备仪器档案管理的实践,介绍了设备仪器档案的含义,档案来源与作用,以及档案的工作内容,并根据本单位设备仪器档案管理现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8.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加强信号结合部管理,监测铁路信号设备运用质量的重要行车设备,是铁路信号技术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该系统能在信号设备运行的全部时间内监测设备运行质量状态,全天候实时或定时对主体设备进  相似文献   
49.
50.
针对我国铁路列车提速后线路结构所出现的突出动力学问题,基于现代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结果,综合提出了强化提速线路的五项关键配套技术对策;通过线路现场试验、工程实践及实际运营观测,检验了所提技术措施的实际运用效果和现实可行性。提速线路强化配套技术措施的逐步实施,是确保中国铁路提速线路长期、安全、可靠运营并保持低维修成本的根本前提,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