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2篇
  免费   218篇
公路运输   1295篇
综合类   726篇
水路运输   192篇
铁路运输   971篇
综合运输   27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对均匀、连续的软弱围岩中开挖的深理隧道,在初 始主应力比一定(N二O,5),但方向(a)变化条件下洞室剪切破坏的形 态及其位置、锚杆布置及其受力与围岩变形的关系、猫杆的支护作用进 行了试验研完。对典型的主应力偏离条件下的随道,分别提出了一个较 为合理的锚杆支护形式,以供在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曲强  李昊波 《铁道勘察》2022,(3):94-99,106
为研究软土深基坑土体本构模型适用性及其参数选取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深圳地区软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在几种常用土体本构模型的主要应力变化路径,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在计算地下连续墙的变形曲线及地面沉降曲线时,摩尔-库伦模型的计算结果相较实测值误差分别为20.3%、32.9%;修正剑桥模...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超大跨度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征,以厦门某双洞八车道隧道为依托,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衬砌结构受力特征以及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结果表明:(1)围岩压力作用在初期支护上的应力小于围岩初始地应力,围岩自稳能力承受了部分围岩荷载;拆除临时隔墙在二次衬砌自重作用下,初期支护内力发生重新分布。(2)初期支护分担了约90%的围岩荷载,仰拱脚部位置的分担比率在85.7%~94%之间。(3)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层,可以对二次衬砌支护强度进行优化设计,以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994.
土岩组合地层双排桩深基坑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总结某核电厂取水闸门井深基坑支护工程,论述了土岩组合地层基坑支护方案选型,介绍了双排桩支护设计及计算要点、基坑降水排水要点、监测项目布置以及基坑实际使用效果等。得出:土岩组合地质条件的基坑应进行分层支护,在上、下基坑间应预留一定的岩土体平台,在上部为砂层及珊瑚礁(块)混砂、下部为强(中)风化岩的基坑中采用无支撑双排桩结合止水帷幕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万宗江 《路基工程》2020,(3):156-159
依托成都世纪城路东延线府河桥#2索塔承台深基坑工程,研究不均匀复杂地质条件下承台顶面低于施工水位的深基坑支护及止水结构。经过比选,主塔承台深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高压旋喷桩支护结构方案。通过 CFG 桩机改装,钻头改换成潜孔锤成孔,将常规旋喷桩先引孔后成桩工序,改变为成孔后直接喷浆成桩工序,提高了施工工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996.
晏军 《隧道建设》2020,40(Z1):327-336
超前地质预报的物探方法有多种,由于岩溶发育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和岩溶含水介质充填物的多样性,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具有局限性,如何针对岩溶的地球物理特征,选择适用的地质预报物探方法,以提高预报成果的准确度非常必要。通过对TSP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等超前地质预报主要物探方法工作原理、有效探测距离和地球物理特征等进行分析,论述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选择。以九景衢铁路何家隧道为例,详细论述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几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以及组合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和总结几种主要物探方法预报成果的适用性和准确度。实践成果表明: 1)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具有局限性,难以应对岩溶隧道的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高风险,需采取“三结合”措施,选取不同的超前预报方法作为组合方法,相互验证。2)TSP法未能对是岩溶还是断层破碎带进行区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才能区分; TSP法+地质雷达法长短结合探测方法,是一般简单岩溶隧道通用的组合。3)瞬变电磁法在岩溶隧道探测中效果明显,判译解释准确度高,适合大型岩溶强发育地段; 超前水平钻+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水文监测地质预报组合,是复杂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可采用的有效组合。叠加超前水平钻与瞬变电磁剖面图进行分析,能详细分析出岩溶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97.
范昌杰 《公路》2020,(3):299-305
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或铁路是隧道建设中的技术难点之一,因设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路面变形甚至坍塌,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文中以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为背景,结合隧道在不中断路面交通情况下穿越S305省道的工程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该标段的开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引起的围岩、路面变形机理。通过对开挖过程中不同交通荷载工况下的地层扰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交通荷载-地层变形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一般交通荷载工况下的地层变形规律。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的支护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加固效果,优化支护参数,确定施工工艺,并与施工期间的现场监测值对比,发现结果基本接近。研究表明:随着交通荷载的增大,路面最大沉降和拱顶最大沉降均呈先缓慢增长,后快速增长的趋势;粉砂岩地层采用全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以及自进注浆锚杆和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相结合的加固方式,在有效控制沉降变形的同时,还能加快施工进度,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98.
软弱破碎地层围岩稳定性差,与支护间接触压力大,支护结构应力状态复杂,因此支护结构的支护性能是满足隧道施工及运营期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障。高强钢筋格栅拱架是以高强钢筋为主材的一种格栅拱架形式,具有支护强度高,与混凝土黏结性好,重量轻等诸多优点,但其在公路隧道软弱破碎围岩中的支护性能仍有待考量。为此,结合圆管弹性应变理论推导出的支护刚度计算公式,对不同拱架结构进行等截面换算,得出高强钢筋格栅拱架和型钢拱架的支护特征曲线;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将钢拱架与混凝土分部建模,进一步分析2种支护拱架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征;最后在现场开展对比试验,通过监测沉降收敛位移、围岩压力、拱架应力,分析施工中高强钢筋格栅拱架的支护性能。理论验算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高强钢筋格栅拱架与I20b型钢拱架的极限承载力基本相同,但高强钢筋格栅拱架支护刚度相较I20b型钢拱架弱,I20b型钢拱架对变形控制能力更强;现场对比试验结果显示,2种支护拱架产生的收敛变形相差不多,且围岩接触压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高强钢筋格栅相较I20b型钢拱架的承载应力更高,但远小于材料本身屈服强度;此外,现场施工表明采用高强钢筋格栅拱架能有效提升人工支护作业效率,对于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施工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综合分析,高强钢筋格栅拱架在软弱破碎地层能够提供与I20b型钢拱架相近的支护抗力,适用作特长公路隧道软弱破碎围岩的初期支护拱架结构。  相似文献   
999.
一般隧道洞口段覆盖较薄,且常年受到日晒雨淋等风化侵蚀作用,地质较为软弱,而雪山1号隧道更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高海拔、高寒、昼夜温差大、强风等影响,洞口段围岩为多年冻土冰雪堆积层,大小混杂,空隙填充角砾、砂及粉土,无粘结力,不易形成压力拱抵抗围岩压力,给隧道的进洞施工、洞身开挖带来很大难度,并且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往往伴随...  相似文献   
1000.
张茜  姚建军 《中国水运》2009,(1):188-189
厦门市机场路莲前段地下通道位于城市中心,其所在地理位置复杂,分析后决定采用锚索桩、咬合桩等技术措施进行深基坑边坡支护,确保了结构工程顺利施工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