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339篇
综合类   207篇
水路运输   135篇
铁路运输   402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利用超声频谱分析理论,实现将超声信号从时域分析向频域分析的转化,通过对完整混凝土、缺陷混凝土注浆前后声波数据的频谱分析对比,建立了频谱特征与新老混凝土界面缺陷之间的关系,使得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质量评定更加精确,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以SMC-20M/S为例,介绍超声波平衡梁的安装、调试、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通过对超声波平衡梁的正确使用达到提高路面摊铺平整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因为其造价和造型、受力科学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施工中钢管混凝土不能进行振捣使其最终胶结的情况不能进行控制,只能依靠坍落度进行调整,因此后期检测就成为控制钢管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无损伤的超声波透射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对钢管混凝土施工进质量控制,利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出钢管混凝土中的缺陷,并有利于采用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车辆车轴内部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对超声波探伤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超声波探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首先分析了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然后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采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并进行了数据分析以及结论验证。  相似文献   
46.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及其在自动调平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及其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 ,分析了它在自动调平系统应用中的结构形式和提高控制精度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7.
讨论超声波法在半刚性材料、水泥材料及聚合物改性水泥材料等公路工程土工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发现超声波法除可测定材料的动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外,还可利用波形和波速等研究材料破坏断裂的过程及破坏情况;超声波法测定材料的动弹性模量与静力试验测定的弹性模量等静力学参数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介绍轴承疲劳失效的预测,可通过超声波显微镜测量的V(z)曲线,测定弹性表面波声速的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49.
张东华 《中外公路》2019,39(2):232-236
采用L9(33)田口方法设计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F)掺量、温度及养护龄期3个因素对混凝土高温损伤后残余抗压强度及超声波速的影响,并对试验中各因素水平的信噪比(S/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PPF掺量为0.3%,温度为400℃,养护龄期为28d时,对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损伤最低。此时,其残余抗压强度为52.24 MPa,超声波速为4.18km/s,高温损伤指数为0.15。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混凝土高温损伤性能的最显著因素,其贡献率达到82.60%。  相似文献   
50.
马溁 《公路与汽运》2014,(6):173-178
在介绍超声波透射法对桥梁灌注桩完整性检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灌注桩检测实例,总结检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灌注桩检测和施工养护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较好地反映桩身的完整性,特别是声测管数为4根时,基本可以覆盖整个桩身剖面,足以满足检测要求和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