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6篇
  免费   861篇
公路运输   6014篇
综合类   5667篇
水路运输   632篇
铁路运输   2980篇
综合运输   744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946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958篇
  2010年   994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戈壁粗粒土填料填筑铁路路基压实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兰新铁路第二双线4个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试验段,进行戈壁粗粒土填筑路基的压实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研究表明: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基的孔隙率偏小,但现有规范规定的孔隙率标准偏大,起不到控制路基密实度的作用,因此提出用填料的细颗粒室内击实试验得到的孔隙率换算整体孔隙率的方法控制粗粒土填筑路基的密实度;K30能较好地反映填料的塑性变形,且对压实质量敏感,比Ev2更适合作为路基压实质量的评价指标;Ev2/Ev1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的实质是Ev1在起作用;规范不应用统一的Ev2/Ev1标准,而应根据填料的粗颗粒含量制定相应的Ev2/Ev1标准,填料的粗颗粒含量越多,填筑的路基的弹性变形量越小,Ev2/Ev1的规范标准应越大;Ev1的测试深度比K30大,且塑性变形在总变形中的比例也大,因此可以考虑将Ev1设定为路基压实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2.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路会造成铁路线路沉降变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在某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地基加固、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线路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注浆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很小,当旋喷桩加固施工完成后,主加固区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大;地基加固对盾构下穿时铁路线路变形控制有较好效果,隧道穿越施工期间,路基最大沉降量为36.52mm,轨面最大沉降量为15.88mm,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3.
《公路》2021,66(6):63-67
根据潮汕环线项目制造预制化、设计标准化、施工快速高效化的要求,提出采用陀螺桩浅层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与排水固结法深层土体加固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通过袋装砂井排水固结,加速深层地基土体固结沉降,提高深部软土地基稳定性和土体强度;另一方面,浅层采用预制装配式的陀螺桩地基加固技术,形成整体受力的刚柔筏,既可以作为强化垫层增大荷载扩散范围,又可以改善软基不均匀沉降,从而提高填土速度和填土高度,并避免发生局部失稳破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陀螺桩与排水固结法相结合的软基处理工艺,在抵抗沉降和水平变形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4.
《公路》2021,66(7):76-81
地质雷达检测推车有助于高效、便捷地开展城市道路路基病害详查工作,而推车的动力学分析是实现推车机械结构优化和改善性能的基础。对GR便携式地质雷达检测推车开展Adams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依次分析推车在正常检测"人"字状态和快速前行"一"字状态下天线连接轴、车轮滚动轴关键节点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小推车在平坦路面上的滚轮节点受力大于天线节点;但与路面凸台等发生触碰时,以60~100N的仿真推力作用,两节点受力最大呈20~30倍激增,天线节点受力大于滚轮节点;另外快速前进时天线壳体承载较大冲击力作用。分析结果为GR地质雷达优化设计,尤其是推车关键连接轴和天线壳体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5.
《公路》2021,66(8):1-6
将泡沫轻质土材料运用在高填方路段,作为减小路基土荷载、减小不均匀沉降和消除桥头跳车等问题的新型技术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泡沫轻质土路基的稳定性验算方法仍不够成熟。以云南某高速公路典型工程为例,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泡沫轻质土路基修建技术方案,在路基修建前后路基边坡的应力应变特征差异、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泡沫轻质土路基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该文的研究方法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泡沫轻质土路基技术方案研究和论证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6.
《公路》2021,66(8):107-114
以广东肇花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处理工程为研究背景,依托3个现场试验段工程开展了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桩土沉降、桩体压缩、分层沉降及孔压消散等一系列现场路堤观测分析,系统研究了水泥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孔压消散规律。试验表明:3个试验段的桩间土沉降、桩基沉降和桩体压缩量,均依次呈递减规律,桩间土沉降最大,桩体压缩最小,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条件下路基沉降主要发生在桩头范围内;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孔压会产生一定程度上升,在路堤填筑完成之后,孔压消散较快,但仍存在一定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67.
《公路》2021,66(9):371-378
以福州市某超浅埋隧道斜穿市政管线工程为依托,结合FLAC 3D软件、现有城市管线标准与实测数据,对管线沉降规律展开研究,并制定安全可行的管线控制基准。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三台阶法与CD法开挖时,前者具有"小分步,大分级"的特点,对管线沉降控制效果更显著;隧道-管线交点出现最大沉降量-7.39mm,管线由于自身弹塑性质,而发生两端微小隆起;上覆土重力使管线沿水平方向上发生挤压变形,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2mm,可知管线竖向变形受施工影响更敏感。需对隧-管相交段地表进行外界荷载管理,避免管线在水平方向位移过大而破坏。地表横向沉降最大值S_(max)与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比值作为沉降控制限值,可有效保护管线。研究成果对研究隧道下穿管线变形规律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公路》2021,66(10):51-57
甘肃省地域狭长,黄土的工程性质存在一定差别,选择陇东黄土和陇西黄土为试验对象,开展石灰和水泥改良对比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剪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配合比试验、养护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室内试验,分析土质类型、掺合材料、掺配比、养护时间等对改良黄土公路路基填料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陇东陇西黄土而言,质量掺配比为4%~6%的水泥或5%~8%的石灰,对黄土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提升,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抗压强度基础上还能兼顾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9.
田威  李腾  贾能  张旭东  贺礼 《公路》2021,66(11):45-52
我国黄土面积分布广、厚度大,具有高压缩性与强湿陷性的缺点.在天然石料缺乏的条件下,以黄土作为路基填土容易导致路基下陷,造成路面开裂,因此对黄土进行加固才能满足工程要求.利用土壤固化剂加固黄土路基与传统物理加固方法相比,具有掺量少、效果好、省时省力等优点.通过总结不同类别固化剂的加固机理、改良黄土现状及优缺点,从理论上概括出在黄土路基工程中值得推广使用的产品.结合分析现有工程实际应用,认为在后期研究中还应注重以下方面:(1)生物酶类固化剂的开发研究;(2)固化材料的复合使用;(3)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4)动荷载作用下的固化效果;(5)制订统一的固化剂试验规程.  相似文献   
170.
风积沙是新疆沙漠地区最丰富的材料,为了就地取材将其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在对风积沙颗粒特性及其路基压实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风积沙路基湿压法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要点,并对施工后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风积沙的不均匀系数5.0、曲率系数1.0,但其在最佳含水率时CBR实测值均超过规范大于8%的规定;建议风积沙路基施工含水率控制在13%±2%、下路床以下的松铺系数为1.27、虚铺厚度为45 cm,且宜采用22 t双驱动振动压路机碾压4遍以上;风积沙填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成团状且不散开,检测点处压实度代表值、弯沉值、回弹模量均满足规范要求值,表明风积沙填料可用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