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70篇 |
免费 | 14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14篇 |
综合类 | 853篇 |
水路运输 | 528篇 |
铁路运输 | 2052篇 |
综合运输 | 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177篇 |
2021年 | 250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31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54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276篇 |
2010年 | 272篇 |
2009年 | 260篇 |
2008年 | 272篇 |
2007年 | 256篇 |
2006年 | 217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09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2篇 |
196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将货车转向架日字形焊接构架简化为等截面直梁组成的模型,通过考察各梁在扭转载荷下的变形分布,研究降低构架扭转刚度的措施,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表明将鱼腹形端梁变为平直形端梁后,构架扭转刚度降低0.38%;降低侧、横梁中央截面高度后,构架扭转刚度降低8.4%;随着侧梁上盖板和横梁下盖板开槽宽度的增加,构架扭转刚度呈线性下降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构架端梁的结构型式对构架扭转刚度影响不大;构架侧梁上盖板开槽虽能降低构架扭转刚度,但将引起局部区域较强的应力集中;横梁弯曲、扭转刚度对转向架构架扭转刚度有较大影响,将横梁截面由闭口变为开口能够显著降低构架扭转刚度. 相似文献
993.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6,(1):38-41
文章介绍了80 km/h速度等级的六轴单铰接轻轨车辆,包括总体技术性能,以及车体、转向架、空调、车门、内装、牵引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微机控制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火灾报警等主要机械部件和主要电气部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有研究认为钢轨不连续支撑造成的轮轨柔度差变是钢轨波浪磨耗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对轨道参数对钢轨Pinned-Pinned振动的影响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利用ANSYS软件建立轨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不连续支撑条件下轨道的支撑刚度、支撑间距和结构阻尼对钢轨柔度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钢轨波磨形成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高速列车车体传热系数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体隔热性能是高速列车车体重要性能之一。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分别采用二维截面法和三维部件法对某高速列车车体围护结构传热进行模拟,得到二维典型截面和三维典型部件的传热系数,经加权平均获得整车的车体传热系数。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车体传热系数相对误差仅为2.5%,在目前无法实现整车车体k值模拟计算的情况下,二维截面法和三维部件法都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与二维截面法相比,三维部件法建模速度快,更贴近实际车型,能更好地反映车体围护结构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96.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5):11-15
轨道不平顺性是引起列车产生振动和轮轨作用力增大的主要根源,对列车运营安全性、平稳、舒适度、使用寿命及环境噪声等都有重要影响。基于地铁轨检车波形数据,从高低、轨向、水平、轨距四类不平顺方面考虑,采用归类方法分析不同的轨道类型不平顺性特点,探讨提高轨道平顺性、舒适性措施及思路,介绍轨道精密定位的基础控制网技术提高轨道初始平顺性,轨道润滑技术,分析减振地段平顺性、全线轨枕间距控制,以及介绍消除轨道不平顺影响降低车内噪声提高乘客舒适度的轨道吸声板技术。 相似文献
997.
根据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受力特点及损伤程度,分析研究了纯弯构件与偏心受压构件在开裂后单元刚度变化规律及分级刚度退计算方法,并结合实桥进行了结构诊断的数值模拟和空间结构的非线形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评定旧桥结构承载能力时,应按分级刚度退化非线性理论跟踪模拟其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999.
曲轴扭转-纵向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曲轴的扭转—纵向耦合振动机理,建立了基于集总参数模型的曲轴扭—纵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曲轴扭—纵耦合振动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会使振动加剧,但其倍频扭振响应可以忽略,而且通过改变扭振固有频率和纵振固有频率可对耦合作用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