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38篇
铁路运输   46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试验结果表明,要使残铝量偏低的粗晶钢车轴在热处理后获得合格的晶粒度,应降低最终正火处理的奥氏体化加热温度,缩短保温时间,通过AC3时的加热速度要缓慢。  相似文献   
72.
高速客车空心车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志礼  王勤忠 《铁道车辆》1995,33(7):5-9,55
阐述了我国时速250km高速客车空心车轴的设计特点,并通用有限元计算,轮对压装强度分析,微动腐蚀分析,模态分析以及壁厚偏差分析等,说明其是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满足高速运行的要求,并指出高速空心车轴的内孔壁必须进行机械加工,车轴的壁厚偏差应控制在1mm以内。  相似文献   
73.
74.
通过长距离线路动应力测试,编制适用于车轴磁粉探伤周期优化研究的台架试验谱.首先,分析测试结果中车辆载重、线路工况、运行交路对车轴动应力的影响,并考虑车轮失圆的影响,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灵敏度;然后,进行应力谱极值推断,得到车轴外推应力谱;最后,得到台架试验谱,并开展台架疲劳试验.结果 表明:车轴最大应力截面上的最高频次应...  相似文献   
75.
针对高速列车的轻量化设计需求,分析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独特的内支承结构与承载特点,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和结构强度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内轴颈高铁车轴设计极限载荷和疲劳强度的解析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理论分析、有限元方法和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内轴颈高铁车轴结构设计方法,并以17 t轴重的内轴颈高铁车轴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基于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的理论分析结果,确定了车轴的临界安全截面和详细尺寸方案;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的有限元模型,评估并校核了车轴的疲劳强度;建立了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车轴的动荷载。分析结果表明:17 t轴重的新型内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为273.6 kg,比同轴重传统外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低约30%;内轴颈高铁车轴各截面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66,临界安全截面转移至轴颈与轮座之间的卸荷槽及轴颈与轴身之间的过渡圆弧区域;采用内轴颈车轴的高速动车能够以350 km·h-1的速度稳定通过半径为5.5 km的曲线线路,主要动力学性能指标优良;在选定曲线通过工况下车轴所承受的动载荷均能被设计极限载荷包络,据此开展的车轴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是稳健的。可见,内轴颈高铁车轴在实现高速列车轻量化设计方面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且高速适应性较好,在高速列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6.
车轴是铁道客车转向架重要零部件之一,它不但承载全部车上重量,而且承受着来自轮轨的冲击,受力十分复杂.许多铁道车辆的热轴事故和车轴冷切事故都与车轴的加工质量有关,因此保证车轴加工质量极为重要.本文对车轴关键部位的原有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改进工艺.1车轴常用加工工艺分析图1车轴一端以RD3A型车轴为例,对其关键部位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由于该车轴两端对称,因此取车轴一端加工工艺进行说明,如图1.车轴加工工艺过程主要如下:半精车车轴的各部→磨削轮座、盘座→精车轴颈、防尘板座、倒角和过渡部分→滚压轮座、盘座、倒角和过…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铁道车辆实心车轴和空心车轴的无损检查技术;采用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以及应用相控阵探伤的实例。同时介绍了超声波探伤结果可视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78.
探讨超声检测DF4B型机车车轴齿端轮座内侧各种反射回波的形成原因,分析组装间隙、组装应力和疲劳裂纹反射回波波形特点及其区别,针对企业标准中关于缺陷的评定要求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79.
对SS4G机车车轴磁粉探伤中出现的磁痕成因进行了试验,证实了加工硬化可以在轴颈及抱轴颈等部位形成非相关磁痕,并通过现场实践,改变滚压工艺方法来避免此类非相关磁痕的产生。  相似文献   
80.
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了在加工摩托车发动机起动轴、驱动轴、中间轴、凸轮轴、摇臂轴和曲轴等轴类零件时,对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能要求方面的一些经验,特介绍给读者。1 轴类零件材料的使用性能 系统地分析一个零件的受力状况、工作环境,深入地了解该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选择材料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