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0篇
  免费   767篇
公路运输   9415篇
综合类   3852篇
水路运输   3106篇
铁路运输   5903篇
综合运输   481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654篇
  2022年   782篇
  2021年   886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922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231篇
  2010年   1257篇
  2009年   1386篇
  2008年   1450篇
  2007年   1308篇
  2006年   1082篇
  2005年   998篇
  2004年   1044篇
  2003年   964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赵迪  崔兆斐 《车时代》2006,(9):68-71
过去,国内汽车厂商由国外引进的家庭轿车多以三厢车为主,即便是有些强调运动基因的原型两厢车,到国内也会无端地多了“屁股”,软化的“腿脚”亦变得不像在海外那般麻利了。而这一细分市场的空白,使不少崇尚运动.偏爱操控的FANS们抱憾不已,对于具有原汁原味运动风范车型的期盼也由此而变得更为热切……[编按]  相似文献   
182.
183.
岔枕受力与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岔枕是道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岔枕作为弹性地基梁,利用车辆-道岔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模拟计算了车辆过岔时岔枕各相关截面的受力情况,以及岔枕振劝加速度和弹性变形等振动特性。文章最后分析了过岔速度对岔枕振动特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4.
基于特殊需要,提出了带型钢加劲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这一新型组合码头面板。以加劲肋形式、组合板厚度和栓钉布置为参数,进行了9块组合板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地选择型钢加劲肋形式、合理地布置栓钉和确定混凝土厚度,可以保证组合作用的发挥。组合板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基于修正平截面假定的极限状态计算;组合板的变形,可在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的基础上,加上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附加变形值予以修正。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5.
186.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交通是世界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市政难题,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为此,上海市在建成地铁1号线并继续兴建地铁2号线的基础上,于1997年决定修建我国大陆第一条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明珠线。  相似文献   
187.
《汽车驾驶员》2007,(6):81-81
北京HRV车友会(www.bjhrv.com)建立于2005年9月3号:开水、小河马、小天、三万等一群志同道合、充满活力的车友因为凯越HRV走到了一起,先期通过QQ群建立了车会的雏形,后来面对成员日趋庞大的车友组织了北京HRV车友会。旨在广交朋友、一起娱乐、开发集体价值,为HRV车友谋福利。  相似文献   
188.
钢轨道梁中的平联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中钢轨道梁平联的受力分析,结合静定桁架影响线理论,以一榀跨度为64 m直线简支钢轨道梁平联为例,利用VB编程给出了该钢轨道梁平联的受力情况,并校核了有关杆件型钢的截面尺寸。  相似文献   
189.
车内噪声中的结构噪声是由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空腔声场的耦合产生的。传统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在针对车内噪声控制时由于没有考虑这种耦合特性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在介绍结构一声场耦合模态分析方法的原理基础上,计算出了客车的结构、空腔和声固耦合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据此分析了产生车内低频噪声的原因,并提出的具体的车身结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90.
怀化南站自动化驼峰速度控制系统在运用中发现2个速度控制方式上的不完善。一个是溜放车辆在间隔制动的2部位对第2钩(即追钩车)进行制动时,因为只考虑了防止其发生追钩而没有考虑到第3钩车的到来,以致造成了第3钩车撞上第2钩车。另一个是大组车溜放时,3部位无法将车辆速度减下来,造成车辆超速连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