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1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659篇
综合类   442篇
水路运输   829篇
铁路运输   220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结合铁路供电系统的特点,论述了铁路供电部门做好自身安全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突出强调了这一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程序及步骤。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种自由曲面上的涂层生长模型及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规划方法,选取时问和涂层厚度作为优化目标,寻找喷枪沿指定路径的最优时间序列,通过求解带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找到了一条能使工件表面上涂层厚度方差最小且喷涂时间最短的喷枪轨迹。本文的优化方法将最优变量个数从一般喷枪轨迹规划问题中的6个(代表喷枪的位姿)减少为1个,从而大大简化了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PC机的跟踪球和SUN工作站的鼠标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基于PC机的跟踪球应用于SUN工作站的适配方案。  相似文献   
24.
日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轨道交通的运行车辆自动列调信号控制系统十分先进。高度的自动化系统,带动了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的运行车辆自动列调信号控制系统是由一系列软硬件系统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故障,都会造成整个运行车辆自动列调信号控制系统的瘫痪。同时,由于安置在轨道交通各区间的运行车辆自动列调信号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电源。  相似文献   
25.
准确发现邮轮内部空间乘客之间的伴随关系, 在室内环境安装UWB定位设备开展室内人员定位实验。根据UWB定位的位置数据特点, 提出结合室内位置语义的Hausdorff-DBSCAN算法以聚类邮轮乘员轨迹, 并利用LSTM神经网络对疑似伴随关系对象进行相似度变化趋势的预测。传统的Hausdorff算法在计算轨迹相似度时未考虑轨迹时序一致的问题, 引入位置语义序列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改进后的Hausdorff-DBSCAN算法的输入为乘员轨迹数据集, 根据轨迹整体相似度阈值选定聚类半径, 输出具有伴随关系的乘员轨迹聚类结果; LSTM神经网络以定长时间窗口的点邻近度序列为输入, 预测后1个时刻点邻近度值, 结合轨迹相似度阈值和预测结果分析乘员伴随关系的时序变化。利用Anylogic建模单层邮轮室内环境进行乘员仿真得到的轨迹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改进的Hausdorff-DBSCAN算法的准确率为0.920, 召回率为0.950, F1值为0.934, 准确率高出对比算法至少5.7%, 召回率高出对比算法至少8.0%, F1值高出对比算法至少6.7%。同时LSTM在预测邮轮乘员之间相似度变化时, 收敛后的误差值能保持在3%~4%左右, 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
针对当前舰船航迹数据采集方法信息更新速度慢、采集精确度低,无法满足海上航道信息采集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船舶运行轨迹大数据智能采集应用方法。分析和挖掘船舶航迹数据,得到船舶总体运行特征,优化航迹压缩算法,通过实时处理冗余信息并进行多层存储,噪声去除、插值和航迹分割大型船舶航迹数据,实现轨迹空间并行聚类,采用遗传算法简化航迹数据,得到多个块区域的点集合数据,并窗口化处理块区域,识别航迹通道边界,完成船舶航迹数据的精确采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信息更新速度较快,能够有效提高采集精确度,满足船舶航行轨迹采集要求。  相似文献   
27.
针对行人轨迹预测具有复杂、拥挤的场景和社会交互问题,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对行人与车辆、行人与其他行人的交互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VP-LSTM)。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行人与行人的交互、行人与车辆的交互,更适用于复杂的交通场景。所构建的VP-LSTM包括3个输入,以行人的方向和速度作为历史轨迹序列输入,行人与行人的相对位置作为人-人交互信息输入,行人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作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该方法首先设计扇形人-人交互邻域和圆形人-车交互邻域来准确捕捉对被预测行人有相互作用的行人和车辆;其次建立3种不同的LSTM编码层来编码历史行人轨迹序列、人-人、人-车社交信息;然后定义人-人、人-车交互的防碰撞函数和方向注意力函数作为人-车、人-人社交信息的权重,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精度;再将人-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模块中筛选出对行人影响大的社会信息;最后将筛选后的社会信息与行人历史轨迹序列一起输入到LSTM神经网络中进行行人轨迹预测,并在构建的DUT人-车交互数据集上验证提出的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交通场景中,人-车交互行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智能驾驶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29.
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分析借鉴现有系统的经验教训,通过模块化设计,基于Arc Engine组件设计,开发了具备良好移植性、扩展性和稳定性的GPS定位跟踪系统,并实现了定位数据存储、高时态地图绘制、网络数据通信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0.
通过水上半浮体漂移过程的模拟研究,总结出一种循其轨迹,寻其“源头”的模拟计算方法。首先分析外海流系,沿岸流系,风海流、潮流,并以数学方程式描述之,然后作半浮体漂移的推算,最后以实例验证。本研究可给海事查证工作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