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7篇
  免费   232篇
公路运输   2117篇
综合类   1038篇
水路运输   502篇
铁路运输   1998篇
综合运输   23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基于激光轮廓测量原理的轮式探头(即探轮)自动对中系统的作用是确保探轮始终位于钢轨中心位置,使超声波能够正常扫查钢轨,保证探伤检测正常进行.为解决对中控制应用的难点,改进自动对中控制算法,提出基于钢轨轨头磨耗值对对中控制基准进行自动分段补偿的算法,解决了在轨头磨耗严重但对中系统控制偏差正常的情况下,仍然出现0.底波失波的...  相似文献   
172.
为进一步提高大斜度宝石型高塔塔肢悬臂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有效控制塔柱的主动临时横撑结构,以消除塔柱节段连接部位混凝土水平力产生的拉应力。以西村港跨海大桥主塔施工为背景,通过建立模型与模拟计算分析,介绍外倾下塔柱的主动拉杆系统和中塔柱主动横撑系统设计方案,提出塔柱施工以应力监测、线形控制并重的监控方式,以确定主动拉杆力及横撑的顶推力,确保塔柱工程质量安全受控。  相似文献   
173.
为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对软土地基的特点、不良影响及处理技术等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针对性地采用适宜的处理技术,有效加固软土地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4.
王国平  张俊  周全 《北方交通》2023,(11):10-13+17
下承式系杆拱桥捍海大桥由于不能满足航道要求,需要进行拆除重建。按照倒拆法的思想原则对捍海大桥进行了拆除方案的制订。为了保证拆除过程中桥梁剩余结构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捍海大桥老桥进行拆除施工全过程分析,分析拆除过程中桥梁剩余构件安全性、最大支反力、钢管支撑安全性以及各工况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按照倒拆法制订的拆桥方案能够合理安全地将捍海大桥老桥进行拆除,各个工况下,桥梁剩余结构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5.
针对地铁轨道交通领域巡检的需要,设计一种地铁轨交轨面表观病害巡检系统。系统基于四台线扫激光传感器同步扫描采集轨交轨面数据,将切面高度数据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给出实现轨交轨面中轨道的轨距、错牙、螺栓和道床表观病害检测方法。系统通过6次实际地铁轨道试验检测,能够检测出对应轨交轨面表观病害。  相似文献   
176.
文章以武宣黔江特大桥主桥工程为例,针对其下横梁现浇支架设计方案,提出三种预应力优化方案,并采用Midas Civil软件进行静力计算对比分析,验证了下横梁采用分层浇筑、预应力分阶段张拉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7.
针对有轨电车用槽型轨的铺设方式和损伤现状,采用冷焊修复工艺和自制的自动化修复设备,探索了槽型轨冷焊修复后的金相组织、硬度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室温25℃下,焊接电压17 V、焊接电流160 A、焊接速度25 cm/min、焊后缓冷的条件下,堆焊熔合线附近无马氏体;补焊层为珠光体、贝氏体和奥氏体的混合物,堆焊层无微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补焊层硬度与母材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178.
轨道电路轨旁设备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位置的电磁环境较为复杂,且容易遭受雷电、工频、电力故障等引起的强电危害.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轨道电路轨旁设备强电危害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轨旁监测设备、云端设备和监测终端组成,具有良好的功耗控制和扩展性,实现了对现场强电危害水平的量化分析,并提供了较为直观的...  相似文献   
179.
针对前车换道意图识别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结合的识别预测方法,建立以自车车头中心点为零点的动态栅格地图描述前车的位置信息,基于语义分割的方法获取前方车辆的轮廓特征与车道线,并分析前方障碍车辆的相关运动状态信息.将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识别预测前车换道行为.利用可观测...  相似文献   
180.
针对换道轨迹评价中指标间的信息重叠和指标权重设定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选取方法,从16个参数中选出了表征舒适性、高效性、平顺性、生态性和安全性的11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运用群决策理论计算专家权重,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客观权重,从而提出层次分析法、群决策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指标权重设定方法,计算得出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生态性、平顺性的权重分别为0.73、0.15、0.06、0.04、0.02,从而建立换道轨迹评价体系,并用该体系对驾驶模拟获取的换道轨迹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换道轨迹评价体系较为全面且减少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综合了主观上的专家经验和客观上的数据信息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对轨迹性能的重要性排序可为轨迹规划中设置约束条件时的侧重倾向提供参考;构建的换道轨迹评价体系和提出的评价方法为换道轨迹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