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1篇
  免费   100篇
公路运输   2119篇
综合类   774篇
水路运输   993篇
铁路运输   1604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篇
  196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高速列车应用的逐渐增加,材料经受更大的应力,以往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这一切都要求对关键零部件缩短检验时间间隔、扩大检验的范围、采用更严厉的检测措施.要求定期检测的零部件之一是车辆轮对的轮轴,其关键部位主要是轮子、制动盘和应力交变区域的裂缝.  相似文献   
52.
轻轨之最     
陆上最安全交通工具之一 “单轨是目前陆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仲建华先生告诉记者,轻轨的车厢和地铁基本一样,但走行部分却大相径庭,地铁的钢轨是搁在轨道上的,而轻轨是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侧面有稳定轮和导向轮,三面的轮子紧紧抱住轨道,相当于上了双保险,理论上讲,即使风驰电掣时出现故障,也不会脱轨、颠覆。  相似文献   
53.
2003年11月12日,中国大陆的“明”级常规潜艇公开悬挂五星红旗以水面航行方式通过日本近海,令人对中国海军的潜艇隐蔽突防能力叹为观止。一年后的几乎同一时间,中国的“汉”级攻击型核潜艇又在关岛、台湾、钓鱼岛、日本的九州等地兜了一大圈,更引起外界的普遍猜测,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对于这种重大、复杂而敏感的事件的详细情况,当然只有在相关的全部档案资料公布后才能完全搞清楚,但是,并不妨碍人们依据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4.
《中国铁路》2006,(1):70-70
轻型低噪声货车转向架是德国和瑞士联合开发的项目。Leila构成具有内部齿轮、橡胶弹簧的主悬挂、液压减震器、十字锚杆固定的轮对、电控盘形制动和位于中轴下的2系橡胶弹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
56.
考虑到跨座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时主要靠导向轮来导向,导向轮径向力大小是评价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在轨道半径和超高都不变的情况下,车辆以恒定的速度运行,通过改变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来分析导向轮所受径向力情况以及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单轨车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对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7.
根据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性,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NSYS 建立有限元梁板模型,并在成灌线上的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冒浆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在轨枕、轨道板质量和扣件、支承层刚度不变情况下,研究自密实混凝土冒浆状态下各轨道部件的垂向位移及垂向加速度,为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针对机车轮对注油压装过程中轮心压装压不进的问题,通过改进现场注油压装工艺,提高了压装的成功率和压装质量。  相似文献   
59.
轮对的纵向颤振会严重影响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并且会引起轮轨非正常磨耗,导致发生轮对多边形化及踏面发生剥离。但是,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对轮对的纵向动力学特点的研究却往往被忽略,国内外少见对轮对纵向颤振问题的研究报道。首先描述了4个自由度的单轮对简化模型,并推导出其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机车模型进行牵引工况下动力学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此工况下的纵向振动现象,进而对影响轮对纵向振动明显的参数,诸如一系纵向定位刚度,轨道不平顺形式以及黏着系数等进行分析,对今后减小轮对纵向振动的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