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48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249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820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问题,提出必须进行车辆—轨道系统高中低频范围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根据激扰的差异及其波长范围,针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在低频、中频和高频3个范围内存在问题的性质,建立符合研究要求的车辆模型、轨道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并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求解。认为以车辆—轨道系统的频率特征为基础,进行完整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可以有效研究车辆—轨道系统的短时动力学和长期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车轮降噪阻尼器在北京地铁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防治是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一大课题,而控制轮轨噪声则是从源头来治理轨道交通噪声。文章对北京地铁车辆的轮轨噪声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率先在地铁13号线车辆上采用了车轮降噪阻尼器,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它对消除中高频轮轨噪声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轮轨冲击对构架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轴机车转向架构架为例,建立其轮轨冲击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龙格-库塔积分法得到了轮轨冲击的载荷时间历程,分析了轮轨动态冲击对构架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轮对、构架、车体的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构架危险点的应力时间历程,结合材料的S-N曲线以及疲劳损伤累积准则,进行了构架的疲劳寿命计算,得到轮轨低接头冲击下构架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构架的应力响应并不与轮轨处的激励同时达到最大,且在激励结束后有一较长的响应过程;轮轨冲击对构架的疲劳影响较大,尤其对轴箱弹簧座处的侧梁下盖板的寿命影响最为显著,在25·0m轨长的错牙接头作用下,其疲劳寿命为5·15×106km。  相似文献   
94.
95.
为满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出行要求,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时公交先行和城市轨道交通优先建设等措施被倡导实施。中低速磁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它与传统轮轨列车不同,利用电磁力将列车悬浮、导向和驱动。在其线路的分析、计算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磁浮列车的特点。由于我国研究的中低速磁浮大都参照日本的HSST技术,现以该技术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中低速磁浮线路部分参数的选取,为我国中低速磁浮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介绍了在轨检车上安装测力轮对检测系统的目的,系统构成和测量原理,并通过对检测系统目前实际运用情况的分析,认为该系统对轨道局部病害和轨道结构变化引起的轮轨力响应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最后从安装该系统的动因出发,提出了下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97.
综述轮轨润滑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介绍国内外目前较先进的几种轮轨润滑装置及与之相匹配的润滑剂,指出轮轨润滑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金学松  沈志云 《铁道学报》2001,23(2):92-108
由于轮轨之间的剧烈作用,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破坏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这是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而且有些破坏机理尚不清楚。轮轨接触表面的疲劳破坏不仅使铁路运营成本增大,而且直接危害列车的行车安全。本文详细综述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在近10年的研究进展情况,其中包括三维弹塑性滚动接触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的各种因素数值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以及轮轨新材料研究进展。涉及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100多篇重要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
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与轨道条件密切相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车辆与轨道线路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大系统,轨道车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轨道条件下满足动力学性能要求。因此,车辆验收运行试验也应该在规定的线路条件下进行,线路条件除平纵断面及线形变化外,还应包括各类轨道不平顺。  相似文献   
100.
减轻列车轮轨横向动力作用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铁道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仿真分析系统,分析了机车车辆悬挂参数、结构参数及轨道结构参数对轮轨横向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轮轨横向动力作用的技术措施:(1)一系水平定位刚度(纵向和横向刚度)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较大,刚度值选取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在充分满足运动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刚度值;(2)二系水平(包括纵向和横向)刚度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不明显,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机车车辆的平稳性;(3)簧下质量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较大,较小簧下质量,将使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得到显著的降低;(4)较低的扣件横向刚度、扣件垂向刚度及道床横向刚度等参数值将有利于降低轮轨横向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