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对近年来靖江边滩周期性切割发生的位置、切割时的规模和切割体的大小进行梳理分析,并对1966年以来已发生的12次较大规模切割时机和切割流量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洪季和枯季均有可能出现切割。洪季落潮切割时上游径流38 700~54 100 m3/s,平均47 000 m3/s;枯季涨潮切割时上游径流11 800~23 700m3/s,平均17 000 m3/s;心滩下移速度1.0~1.8 km/a。为此,可加强易切割流量时地形观测,预估下移心滩进入航槽的时间,提前配置疏浚设备,对航道疏浚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滩体是构成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枯水航槽和控制航道格局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对滩体的保护与控制尤为重要。依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非恒定流水槽概化模型试验,观测边滩滩体上不同位置处水流加速度,分析边滩的受力及冲刷原因,得到水流对边滩冲刷力的横向和纵向分布规律及边滩易冲刷部位变化特点。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航道整治边滩守护工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研究了嘉陵江何家碛边滩采砂后河道流势、流态、滩槽流速、主流位置、水面高程及比降的变化规律 ,预测了采砂方案完成后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变化及其对航道的影响 ,并对格形开挖和平整开挖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程旸 《中国水运》2014,(6):304-305
浮码头因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建设快、对大水位差及航道冲淤适应性较好等优点在我国内河港口中被广泛采用。文中设计码头处滩地宽阔,若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码头栈桥较长,对防洪影响较大,码头的总投资也较大。本码头的水泥熟料出口和煤炭进口,均可采用皮带机直接入厂,而石膏的运量较小,因此采用浮码头结构既能满足企业的使用要求,同时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5.
南汇边滩的演变除了与该区域特定的动力环境和泥沙过程有关,絮凝也是其中的—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利用南汇边滩泥样,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泥沙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研究泥沙粒径、盐度、含沙量对絮凝的影响,得到南汇边滩地区的细颗粒泥沙与粗颗粒的临界粒径为0.03mm,最佳絮凝盐度为15‰。含沙量与絮凝的成正比,分析实验结果对南汇地区实施围垦工程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洲—九江河段顺直段边滩频繁冲淤对航道的影响和治理问题,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探讨边滩冲淤与河段浅区航道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段浅滩航道条件与顺直段边滩冲淤有直接关系:边滩完整、位置偏上时,航道条件较好;反之,则较差。基于此提出增强滩体控制力度、限制沿岸槽发展、适当增加浅区冲刷的河段6 m航道治理思路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窑监河段为依托进行概化水槽试验,对有和无边滩条件下,弯曲分汊河段河床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边滩和无边滩条件下河道深泓线的变化规律相同,有边滩时河床平均高程比无边滩时略低;对于分流区,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右岸,断面的最底点也相应偏向右岸;对于分汊区和汇流区,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边滩对江心洲的演变也产生影响,有边滩时的江心洲体积比无边滩时要小。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15,(1):34-39
针对2011年度汉江秋汛所导致的汉口边滩超常规淤积现象,采用演变分析结合数学模型的手段对其水沙运动规律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汉江入汇使得汉口水道武汉关附近形成一定的缓流区域,遇汉江秋汛加之长江来流量较小,武汉关附近缓流区域范围大幅度增加,使得汉口边滩大幅度淤长。汉口边滩处于主流带与主输沙带自左向右的过渡区域,河道水流特性决定了汉口边滩难以长期稳定,在汉口边滩发生较大幅度的淤积后,一般在秋汛后次年长江汛期会迅速冲刷,因而不会对河道形势及长期演变规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河段概况界牌河段位于长江干流武汉上游180km,全长38km。本河段为顺直展宽分汊型河段,上段顺直单一,下段分汊。进口为杨林山、龙头山节点控制,河宽仅1100m,以下逐步放宽至新堤一带,最大河宽达3400m,出口处河宽又缩窄为1670m。河段内两岸边滩交替发育,螺山附近主流摆动,多数年份居左。螺山至复粮洲平均宽约2200m,通常沿左岸为深槽,右岸为边滩,即上边滩。下复粮洲以下河道逐渐展宽并出现江心洲(新淤洲、南门洲)分汊。一般情况下左汊(新堤夹)为支汊,右汊为主汊,两汊在石码头处汇合。在上边滩尾与新淤洲洲头之间,主流自左岸向右岸过渡,称为过渡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三峡水库持续运行,下游河段造床规律较以往有所变化,河床进行冲淤调整。基于牧鹅洲洲水道三峡蓄水后2003—2016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蓄水后该水道河床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水道呈中高滩冲刷、低滩淤积、河槽有冲有淤的态势,这可能给本水道自身较好的航道边界条件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极可能影响下游湖广水道进流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本水道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认为目前比较优良的航道条件在自然作用下可能向不利方向发展,为本水道航道治理思路的形成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