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7篇
  免费   172篇
公路运输   1978篇
综合类   1479篇
水路运输   1663篇
铁路运输   1239篇
综合运输   16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京哈线原丰润电务段管内道岔表示故障多的原因,主要是道岔表示二极管板不良,表现为二极管击穿,敷箔板锈蚀严重等。针对该问题,段要求各工区立即全面检查测试,结果又发现一定数量的单个二极管击穿,存在着严重的故障隐患。为此,急需研制生产新型的道岔表示二极管板。  相似文献   
962.
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板壳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建立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进行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的荷载弯矩计算,并与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及弹性地基梁体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更符合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能够有效地反映承载层的空间弯曲变形;在该模型的钢轨上施加轮载可直接得到无砟轨道各承载层的纵、横向弯矩,既克服了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忽略无砟轨道纵、横向变形协调条件,将纵、横向弯矩分开计算而造成的较大计算误差的缺点,也克服了弹性地基梁体模型层间约束强且计算繁琐的缺点.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遂渝线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3.
高速铁路内置挡台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板端设置挡台板式轨道存在的水泥沥青砂浆(CAM)层伤损及积水和排水问题,以减少CAM层撕裂和水的浸蚀为目标,对内置挡台板式轨道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板端设置挡台的板式轨道相比,内置挡台的单孔板式轨道具有随板长增加而横向稳定性增强,以及附加弯矩及纵向受力特性与工型板式轨道相当的特点.对轨道板长度及其在常用跨度桥梁上组合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论证了在32 m梁上采用5块长6 440 mm、24 m梁上采用4块长6 090 mm轨道板组合方式的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施工优势,指出板长优化及组合方式优化对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投资方面具有的重大意义.建议单元板式轨道应优先采用单孔板式轨道及常用跨度梁上应采用6 440 mm和6 090 mm轨道板.  相似文献   
964.
无砟轨道轨道板温度测量与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针对秦沈线和遂渝线无砟轨道板存在的问题,对轨道板温度进行全天的测量,总结轨道板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温度对轨道板的影响,根据温度测量结果,进行温度翘曲应力的仿真分析,为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对轨道板进行的温度测量,得出轨道板上表面和底面最高温度较当地最高气温分别高出16 ℃和3 ℃左右,轨道板上下表面的最大温差为10~13 ℃,轨道板侧面的温度梯度接近0.5 ℃/cm的线性变化.通过建立轨道板温度翘曲应力的计算分析模型,得出框架轨道板较普通轨道板发生更小的翘曲位移和翘曲应力;普通轨道板的最大翘曲位移为0.82 mm,框架轨道板为0.61 mm;普通轨道板的最大翘曲纵向应力为1.81 MPa,框架轨道板为1.51 MPa;普通轨道板的最大翘曲横向应力为0.75 MPa,框架轨道板为0.58 MPa.  相似文献   
965.
18号高速板式道岔在武广客运专线上第一次大面积应用,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新汩罗和新赤壁站现场施工,对18号高速板式道岔板的组成、铺设方法、施工机具、关键技术、质量控制以及自流平混凝土的施工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966.
南京长江大桥主桥为公铁两用钢桁梁结构,公路桥面系由钢纵梁和混凝土板以及铺装层组成。混凝土板与钢纵梁之间由螺栓连接。大桥运营多年后,螺栓周围的混凝土板普遍出现竖向受力裂缝。为了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建立了混凝土板、螺栓、钢纵梁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实际荷载的加载计算,分析了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的机理,提出了改善混凝土受力状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7.
严寒地区CRTS I型轨道板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哈大客运专线工程项目位于我国东北三省境内,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在我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尚无在如此严寒地区修建无砟轨道的先例.为此,需通过对严寒地区客运专线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的生产进行试验研究,解决严寒地区条件下轨道板的耐久性及抗冻性,并形成生产工艺.研究结论:在我国相关行业标准以及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混凝土材料再创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严寒地区无砟轨道板用钢材、混凝土等原材料经研究提出了技术要求,并优化了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中预应力体系,形成权限的施工工艺.此技术在严寒地区的成功运用,为今后严寒地区无砟轨道板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68.
高速铁路混凝土新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目前国内普通优质水泥(比表面积为300~350m2/kg),替代欧洲标准的超细水泥(比表面积为500~600m2/kg),使高速铁路以及客运专线使用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在16h内达到了48MPa,达到了引进产品的要求,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耐久性等指标优于用超细水泥做原材料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969.
针对钢构早拆模板体系这一新型模板施工技术,结合现有规范,通过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在不同混凝土拆模强度、不同跨度和不同板厚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切承载力、抗弯承载力、裂缝和挠度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970.
娄新高速公路下伏岩溶塌陷与路基相互作用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娄新高速公路路基场区岩溶塌陷分布发展规律及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阐明近期塌陷区形成的原因.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岩溶塌陷地基在路基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板跨越路基下塌陷时板的应力分布,为连续板的配筋设计提供参考.根据路基在该段的填筑情况,计算路基工程对地基的影响深度为15 m,15 m以下的溶洞对路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可不考虑,结合地下塌陷向地表的传递规律提出预测塌陷的土洞最大可能深度的方法.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该段岩溶路基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