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47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114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024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1.
高速铁路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工程设计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高速铁路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该系统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安装和应用情况,提出高速铁路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并就该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12.
以联锁逻辑分析为切入点,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某折返站在特殊工况下道岔转辙机电机转向突变引起熔断器烧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转辙机所适应的熔断器进行了量化,并制定了避免此类故障发生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13.
基于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环境和人工驾驶保障安全的运营模式,通过对正线信号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可知,现代有轨电车的正线信号系统实质上是一个正线道岔控制系统.从正线道岔控制区域、道岔(进路)控制模式、进路触发方式、道岔控制主机设置方式等几个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的方案进行了详细比选,得出了结构简单、功能适用、安全可靠的正线轨旁优先控制的道岔控制方案,同时也对现地控制的几种控制模式的实现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14.
对岔区轨道刚度合理取值及均匀化技术、尖轨降低值优化技术、转辙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侧线线型设计技术对动车组高速直、侧向过岔平稳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为保证旅客乘坐舒适性,必须结合采用的扣件特点选择合适的岔区轨道刚度,刚度均匀化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上受施工质量以及道岔精调状态等因素影响;尖轨相对于基本轨的降低值决定了轮轨垂直力在尖轨和基本轨间的过渡范围及过渡比例,并直接影响列车过岔平稳性,降低值过大会严重影响道岔平顺性及降低行车平稳性;是否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对道岔平顺性无显著影响,客专线道岔不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是有试验数据支撑的;动车组侧向通过42号和62号道岔的车体水平加速度实测最大值小于1.5m/s2,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和设计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915.
为研究小号码道岔扳动力随密贴刚度的变化规律,解决小号码道岔扳动力偏大的问题,基于变分形式的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尖轨和心轨的转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随钢轨密贴段刚度变化,尖轨和心轨扳动力的变化规律。结论:钢轨的密贴段刚度较小时,钢轨密贴段刚度对牵引扳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密贴段刚度达到104N/m后,牵引点的扳动力随钢轨密贴段刚度的增大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降低扳动力能够为小号码道岔使用小功率的转辙机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16.
在既有线顶进框架桥,当桥上影响范围内有道岔时,通常采用纵挑横抬梁法防护线路。以焦作市文昌路既有7+16+7 m框架桥两侧各增加1-7 m框架为例进行分析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加固体系中的纵梁、横梁,确定纵梁、横梁的型号,明确了在影响加固道岔区的诸多控制因素中,道岔区轨道竖向位移为主要控制因素。另外,简单介绍了该工程线路防护及顶进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917.
综合桥上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的技术特点,桥上铺设无缝道岔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速铁路咽喉区和渡线道岔区特点,确定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对桥梁结构变形及梁缝位置的要求,提出道岔区桥梁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以及典型道岔区桥梁布置以及结构形式。高速铁路道岔区桥梁设计以道岔与桥梁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轨道作用力的影响,通过车-岔-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  相似文献   
918.
对某厂跨座式单轨关节型五开道岔梁系统进行静载试验,测试道岔梁在弯曲与扭转工况下的应力与挠度大小,结合理论计算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关数学公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单轨车辆运行时道岔梁的应力及变形。静载试验与理论计算表明,道岔梁系统强度、刚度和工作性能符合设计、使用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19.
通连分析P60-1/12#木枕道岔在养护过程中存在的设备问题,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治措施,提出病害整治方法,提高养护水平,以延长道岔的使用周期,节约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920.
为保证9号道岔牵引点位置、牵引点动程、转辙机选取等的合理性,建立了尖轨扳动力的计算模型,对尖轨扳动力及不足位移进行计算分析。结构表明:9号道岔尖轨不足位移较小,为非控制因素;尖轨扳动力较大,为控制因素,主要受尖轨跟端扣件刚度、尖轨跟端扣件组数、滑床台摩擦系数和牵引点动程的影响;当将尖轨跟端设置3组扣件,第一、二牵引点的动程分别设置为160 mm和70 mm时,尖轨扳动力、不足位移和最小轮缘槽宽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