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4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1653篇
综合类   393篇
水路运输   136篇
铁路运输   2120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9篇
  196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重型凹梁式半挂车车架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EQ9281TCL型30t重型凹梁式半挂车车架结构的设计及运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对车架纵梁进行的电算化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  相似文献   
972.
重型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用户对重型自卸车的设计要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对重型自卸车的举升机构的布置方案,各个不同举升位置的受力计算,举升油缸及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3.
重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是目前国内外大型露天矿山普遍采用的高效运输设备。本文对目前国内外重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结构、性能、生产及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对重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交-交流直接接传动型电动轮自卸车将是今后重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74.
介绍了我国重型载货汽车行业现状及各主要生产厂家的发展情况,对1999年我国载货汽车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2000年我国重型载货汽车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75.
为解决钢轨波磨人工检测费时费力及惯性法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综合利用三维结构光技术、弦测法和密度聚类算法进行波磨检测。首先获取钢轨点云,通过纵向平面遍历轨头点云得到钢轨的纵向截面簇,其次利用弦测法计算相应纵向截面的谷深和波长。最后利用钢轨发生波磨时产生的接触斑,对遍历计算的谷深和波长分别进行密度聚类,将相同或相似接触斑的波磨信息聚类成簇,对聚类后各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钢轨的波磨信息。本方法结合三维结构光数据量大、弦测法计算直接明确的优点,通过密度聚类将不同深度、大小的波磨接触斑进行区别,有效地将钢轨波磨不同谷深及波长成分进行分类计算。实验室样件试验及现场试验表明,本方法能够实现对钢轨波磨的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976.
王璞 《铁道建筑》2020,(4):80-83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弹性基底约束条件下30 t轴重重载道岔合金钢组合辙叉结构的轮轨接触耦合计算模型,对重载铁路道岔中典型的12号和18号合金钢组合辙叉,分别取3个特征位置进行钢轨应力和轮轨接触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辙叉受力与实际情况一致;2种辙叉计算结果一致;翼轨、心轨上的应力最大值分别发生在咽喉区、心轨顶宽20 mm处;考虑到顶宽20 mm处心轨的钢轨应力超出合金钢强度极限,建议对该处进行适当加强,并调整翼轨与心轨相对位置以减小心轨承载比例;由于心轨顶宽不足,轮轨接触面积过小导致顶宽20 mm处心轨承担过大的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977.
介绍了研究钢轨轨头短裂纹产生/扩展和磨耗耦合分析的数值模拟程序。采用通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单节车辆曲线通过进行仿真,分析轮重、轮轨横向力和轮轨接触位置等参数,然后将仿真结果输入到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计算软件中,探讨了对曲线半径和钢轨钢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8.
设置合理的轨底坡可使钢轨轨头与车轮踏面合理接触,减轻钢轨轨头的不均匀磨耗,延长钢轨使用寿命。为提高轨底坡静态检测精度,线路日常养护和维修效率,提出一种基于2D激光位移传感器(简称2D)的钢轨廓形检测原理和ARM嵌入式技术的轨底坡动态检测方法。结合传感器工作原理与特点,搭建一套可在线连续检测的轨底坡动态检测系统。考虑到2D空间姿态变化,建立适用于轨底坡动态检测的双2D空间姿态关系模型和标定解算模型。因为车体振动会产生对轨底坡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Kalman滤波算法建立多传感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对轨底坡计算结果进行补偿。最后选用GJ-4型轨道检测车进行地铁正线试验,试验结果与人工复核结果的对比,符合工务段要求精度。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轨底坡动态检测系统切实可行,Kalman滤波算法能够很好地对轨底坡的计算结果进行补偿修正。  相似文献   
979.
980.
曲线钢轨磨耗是曲线钢轨的主要病害,尤其是波磨病害严重影响线路质量、缩短钢轨使用寿命.工务部门作为线路养护的主体,准确掌握钢轨波磨病害现状,清楚波磨病害成因,掌握科学的波磨整治方法,对控制波磨病害,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