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4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1653篇
综合类   393篇
水路运输   136篇
铁路运输   2120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9篇
  196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明超 《广西铁道》2009,(4):26-27,30
分析了探伤车在钢轨检测中轨头伤损检测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检测速度、提高轨面光洁度、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培训操作人员、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提高钢轨轨头伤损检测率,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对无缝线路低温环境下(低温指环境温度在0°以上,设计锁定轨温以下)采用移动式闪光焊插焊短钢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及总结。通过检算和工程实践验证了该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及操作性,有效提高了插入焊短钢轨施工质量。该施工技术可用于指导既有线和无缝线路采用移动式闪光焊插入短轨的施工,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欧洲与日本钢轨的相关标准研究,制定了企业内控标准《道岔钢轨轨头热处理技术条件》(Q/GD009-2010)。设计新型轨头加热感应器、新型通用喷风器,采用正交试验—再次试验—验证试验的方法对60D40钢轨轨头进行了硬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各项数据均符合标准规定的各质量等级的60D40钢轨技术指标;自主设计的新型轨头加热感应器加热均匀;新型通用轨头冷却喷风器,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994.
小半径曲线段钢轨侧磨是城市轨道交通不可避免的问题,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是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有效方式,从曲线钢轨调边的安全性、耐久性、焊接方式、调边方式以及施工组织等几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实施钢轨调边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该项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曲线钢轨侧磨的治理。  相似文献   
995.
3月5日,三一港机物流装备新品——SCPS320重型伸缩臂叉车下线。最大起重量为32 t,最大起升高度可达6.2 m,可将满载20英尺集装箱堆垛三层。在作业精准度  相似文献   
996.
为满足重载铁路发展的需要,对钢轨和道岔用轨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并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采用钢轨预打磨和设计新的轨头廓形,使轮轨在轨头踏面中心区域接触,或形成共形接触,可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应力;高强耐磨新钢种钢轨和道岔用轨的研制和应用、钢轨焊接技术的优化、打磨技术的科学应用,可显著提高钢轨和道岔用轨的耐磨、抗疲劳性能,大幅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延长换轨大修周期。  相似文献   
997.
从钢轨质量、承载能力、允许轨温差、钢轨硬度、轮轨匹配等方面对阿根廷地铁项目所采用54E1钢轨进行优化设计及分析探讨,并对基于轮轨硬度匹配下的轮对优化选型进行合理化设计。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改善钢轨焊接接头的性能,以减小热处理加热时轨头与轨脚温度差为优化目标,通过试验分析了热处理加热感应器的形状、加热温度、频率、功率等对轨头与轨脚温度差的影响,发现合适的感应器形状是优化工艺的基础,并提出了在单频加热条件下合理的感应器形状、最优的加热工艺参数。应用优化后的工装和工艺对接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完全覆盖了原焊接热影响区,接头显微组织、晶粒度等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9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钢轨不均匀磨耗的原因之一是轨底坡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现场测量的轨底坡数据,通过调整轨下垫板或扣件板下垫板的方式,对轨底坡测量数据不满足要求的地段进行调整,使轨道几何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列车轮对与轨面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结论如下:轨底坡的正确设置,可减少钢轨不均匀磨耗,提高车辆轮对与钢轨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000.
依据EN 12668-1:2004《无损检测—超声检查设备的表征及验证—仪器》和TB/T 2340—2012《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对数字式超声波钢轨探伤仪的检定方案进行分析,重点剖析数字式钢轨探伤仪的时基线性、数字采样误差和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的检定方法,分别给出检定这3项指标的测试曲线。为开展新型探伤仪检定仪的研制、检定规程的制定以及数字探伤仪的现场检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