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篇
  免费   52篇
公路运输   275篇
综合类   299篇
水路运输   66篇
铁路运输   1675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适应轴重27 t重载铁路发展需要设计的重载铁路12号道岔,其线型、尖轨结构参数与既有道岔结构明显不同.为分析重载铁路12号道岔尖轨转换特性,基于ANSYS中三维梁单元BEAM188的变截面特性建立尖轨有限元模型,计算尖轨转换过程中的不足位移、轮缘槽宽度、牵引力以及尖轨弯曲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尖轨转换不足位移小于1 m...  相似文献   
942.
基于既有50 kg/m钢轨9号道岔的现场调研和重载铁路道岔关键设计技术,提出新型5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设计原则.新型5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导曲线采用相离半切单圆曲线,导曲线半径为195 m,相离值为20 mm;道岔前长与既有道岔保持一致,为13 839 mm,后长较既有道岔增加721 mm,为15 73...  相似文献   
943.
移动闭塞系统是我国重载铁路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借鉴道路交通流理论,建立描述流量、密度及速度关系的铁路宏观基本图,用以分析重载列车流的基本特性及运行现象.建立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优化速度跟驰模型,以大秦铁路为背景进行仿真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绘制重载列车流仿真Q-K-V关系图,并与理论基本图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4.
合金钢组合辙叉相对于高锰钢辙叉整体使用寿命更长,逐渐得到各国铁路部门的认可和使用,使合金钢组合辙叉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和进步.我国合金钢组合辙叉主要有锻制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焊接式翼轨加强型合金钢组合辙叉、合金钢钢轨组合辙叉、镶嵌翼轨式合金钢组合辙叉4种类型,各有优缺点.在合金钢组合辙叉近20年的运营实践中,主要出现翼轨...  相似文献   
945.
赵良均 《珠江水运》2021,(3):109-110
在宁波港的穿山西口处,有些水域的潮流较为复杂多变,在重载船的航行过程中,需要从涂泥嘴转向到穿山西口,这样才可以进靠信业码头,但是在其中航行的转向角度较大.同时在航行的过程中,由于流压方面的严重影响,使得船只无法很好地进行转向.而在船舶进入到穿山西口之后,在离码头0.8海里时,由于制动水域不足导致出现一定问题.为此,本文...  相似文献   
946.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根据中国最近研制的27 t轴重侧架交叉支撑转向架及C80E型通用敞车的实际结构和重载铁路曲线轨道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规范要求,建立了曲线轨道的重载铁路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新型快速数值积分方法、Hertz非线性弹性接触理论和Shen-Hedrick-Elkins非线性轮轨蠕滑理论,应用计算机仿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重载货车曲线通过时的轮轨耦合动力特性,分析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和外轨超高等曲线几何参数对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在400~800 m范围内变化时对轮轨动力影响极为明显,而当曲线半径大于800 m后其影响逐渐弱化,重载铁路曲线半径一般不应小于800 m;增加缓和曲线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存在长度拐点,拐点前效果明显,拐点后影响甚微,且曲线半径和运行速度都会影响拐点的具体位置,建议根据拐点位置来确定不同曲线半径线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过大的欠超高或过超高均会加剧重载货车曲线通过时的轮轨动力作用,但在欠超高为-20~0 mm时重载货车的综合轮轨动力响应相对较小,即保持货车以适当的欠超高(-20~0 mm)通过曲线有利于降低轮轨动力和磨耗,这与中国铁路工程运输实际设置的欠超高取值范围一致。  相似文献   
947.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2万吨重载列车中部机车-货车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连挂车钩初始高差、车钩钩头摩擦因数等关键因素对中部机车跳钩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空制缓解与牵引工况下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分离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在压钩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但在钩缓系统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的过程中,机车电制力、牵引力将使连挂车钩产生垂向相对跳动;进入拉钩状态后,较大的初始高差和较差的钩头摩擦因数使得连挂车钩自锁力不足,导致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迅速增大;若机车垂向转角限值过大,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将进一步增大至300 mm以上,最终导致车钩分离现象的发生;当钩头摩擦因数和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8、8°时,空制缓解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电制力施加比例分别为40 mm、40%,牵引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牵引力施加比例分别为30 mm、50%;空制缓解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电制力施加比例为7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9、6°;牵引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牵引力施加比例为10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10、7°。可见,为有效抑制跳钩事故的发生,须严格限制连挂车钩间的初始高差,适当减小机车电制动力/牵引力,增大车钩钩头的摩擦因数,以及限制机车车钩的垂向最大转动角度。  相似文献   
948.
随着重载列车运行速度和轴重的增加,列车对轮轨激扰的敏感性增强,深入研究重载机车振动特性及频率分布规律对确保重载列车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重载机车双机牵引万吨列车线路试验,获得重载机车轴箱、构架以及车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分析重载机车在实际运行中各关键部件振动加速度峰值、振动频率分布和振动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轨枕间距引起的垂向振动在轮对、构架和车体振动中均有明显体现;从轮轴、构架到车体的传递过程中,高频振动衰减明显。  相似文献   
949.
《世界海运》2017,(7):43-48
重载、满载大型矿船惯性大,受潮流影响大,船舶操纵、锚泊、靠泊的难度也大。再加上宁波港水域复杂的交通态势、强潮流、回流、浅滩、大角度转向等多因素影响,使得重载、满载大型矿船的操纵难度、操纵风险进一步增加。为保证船舶和港口的安全,驾引人员应熟悉并掌握相关的难点及风险节点。从重载大型矿船初落进港、抛锚北仑港区定点锚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描述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及风险节点,并提出应对措施,详细阐述定点锚泊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