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1251篇
综合类   467篇
水路运输   519篇
铁路运输   343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结合机理探寻、试验分析和对大量实体工程检测数据的提炼集成,系统研究了道路混凝土外分层与内分层结构,建立起混凝土分层结构模型及评价方法。建议采用密度变异性和吸水率变异性指标评价道路混凝土外分层和内分层结构,为工艺控制道路混凝土内、外分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针对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1#墩塔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详细介绍了其承台钢板桩围堰的方案设计、施工准备、围堰下放、吸泥出土以及封底等复杂施工过程,总结了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3.
泥浆悬浮砂粒能力分层测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陆杨  寇伟  陆雨婷 《隧道建设》2017,37(9):1097-1104
为实现泥浆悬浮砂粒能力的量化分析,提出一种分层测定方法,选取12%、15%和18%3种质量分数的试验泥浆,通过自行设计的分层取样装置进行试验研究,获取不同泥浆质量分数、沉降时间和砂粒粒径条件下的10个深度分段的砂粒质量分布,分析各参数影响下的砂粒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该分层测定方法可较好地获取不同深度分段的砂粒质量,弥补现有测定方法只能获取底层砂粒沉降质量的不足;2)试验所采用的3种质量分数的泥浆对0.1 mm以上粒径的砂粒悬浮能力均较差。根据砂粒沉降曲线分布特征,提出一种用于判别泥浆悬浮砂粒能力的方法,即砂粒沉降曲线越平缓,各层质量差异性越小,底层质量无明显拐点,不同沉降时间曲线越紧密,则泥浆悬浮砂粒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4.
以沪通铁路Ⅵ标段工程为依托,通过ANSYS数值模拟软土路基路堤分层填筑,分析在分层填筑过程中的沉降规律,并在软土路基路堤分层填筑过程中,严格监测路基的沉降和变形。研究结果表明:软土路基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路堤中线地表处的沉降量最大,然后向两侧逐渐减小,横向影响范围主要为路基底面宽度;分层填筑过程中,路堤中心最大沉降量为9.20 mm/d,边桩最大水平位移为0.53 mm/d,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5.
文章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和框架,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差异需求与分层供给行为选择的相关约束机制模型,分析了相关约束机制变量对农村金融供求行为选择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通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相关机制变量,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供求者的匹配性行为选择,改善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加强金融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
67.
结合工程实例,从原材料到配合比再到浇筑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8.
在SPS复合钢板的设计中获取不同的失效模式。以减重为目标,应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SPS复合钢板进行等效船用钢板的优化设计,同时对SPS复合钢板进行多目标优化,应用层次分析法定各目标的权重。在这两种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对船用钢板与SPS复合钢板进行了屈曲、弯曲对比数值分析,同时将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PS复合钢板重量能够减轻37%以上,刚度增加两倍多,但厚度增加70%。  相似文献   
69.
《舰船科学技术》2015,(12):72-78
船机电系统为舰船任务执行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如水、电、油以及机动性,是舰船其他系统以及整个舰船正常工作的基础,而现今船机电系统大多依旧基于"人在回路"传统方式进行控制及决策,增加了对人员配置的需求和运行成本。为此,结合大型水面舰艇船机电系统物理模型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接口的分层建模仿真方法,建立了联合船机电系统的自主控制模型,实现船机电系统作业模式与损害管制方式从传统基于人员运行向自主运行转变。仿真实验表明,使用该模型可使船机电系统平台具备正常、故障和损害情况下无人监督时自适应性重构与自主执行能力,有效提高舰船平台自动化水平与整体生命力。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电气化铁路中的负序问题、电分相问题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问题,研究一种储能型同相供电系统。其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作为同相补偿装置,以避免基于级联H桥结构的传统系统中存在的占地大和损耗高等问题,并接入储能装置。在分析主电路工作原理和储能型同相补偿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储能型同相供电系统模型;结合牵引负荷特性划分3种工作模式,包括再生制动、削峰和填谷模式,并以相关国标限值为约束,计算各端口参考电流;提出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其中端口电流控制协调不同工作模式间的快速动态切换,荷电状态(SOC)均衡控制提高储能容量利用率。算例结果表明:系统在牵引负荷的不同工况下完成了负序的有效补偿,并且通过SOC均衡控制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与传统系统采用的储能母线接入方式和SOC均衡控制相比,所提出的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和控制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