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84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21.
连续钢桁梁施工阶段整体节点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为国内首次采用无竖杆的三主桁斜边桁的空间桁架形式,其节点构造及受力复杂。主桥第2联连续钢桁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为了解这种新型节点板在悬臂拼装施工最不利阶段时的局部受力情况,确保桥梁建造安全,建立第2联受力最大、有代表性的典型节点E80局部应力计算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节点板区域局部应力分析,得到节点板的应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悬臂最不利工况下,与节点板相连接的各杆件主要承受压应力,应力水平低,分布比较均匀;节点板整体应力水平比较低,在节点板局部区域及下弦杆底板的某些区域应力值较大,出现应力集中,但应力值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22.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2联悬拼施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定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2联连续钢桁梁悬拼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施工方案将钢桁梁悬臂拼装架设施工过程划分为9个施工阶段,分别对各施工阶段进行施工过程仿真分析,得到各个施工阶段对应的桥梁变形及杆件的应力.计算结果表明,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2联采用悬拼施工时,钢桁梁的变形值较小、各杆件的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满足桥梁施工规范要求,结构处于安全的受力状态,该施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323.
《桥梁建设》2021,51(4)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176 m的公铁合建双塔斜拉桥,由于跨度和主梁自重均较大,该桥桥塔具有塔高、体量大、索力大、塔端锚固构造及施工较为复杂的特点。根据桥塔结构特点,开展桥塔方案、索塔锚固方案等一系列研究,创造性地提出采用钢-混混合空间钻石型桥塔(简称SCDT)和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简称SCAS)。空间钻石型桥塔将平面钻石形桥塔方案的中、下塔柱沿纵向分解形成框架结构,能大幅提高桥塔纵向刚度及斜拉索利用效率、极大地减小桥塔在施工和使用期可能出现的非受力方向开裂风险。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将核芯混凝土布置在截面中性轴位置,主要用于承受上塔柱的轴向压力,外围钢箱结构承受弯矩,该锚固结构能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且景观效果好、传力途径明确、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324.
325.
康玲  王波  牟廷敏  胡鸥  王欢  邹圻 《公路》2023,(3):110-116
高原山区的桥梁工程建设环境恶劣,工程技术要求高,钢混组合桥梁中盖梁的跨径及承受的外部荷载重量正逐步突破现有技术水平。通过加强设计或者加大施工投入以维持桥梁的正常施工与运营,不仅成本耗费巨大,更会造成资源浪费,与当前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相悖。本研究依托马塘特大桥,开展超大跨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组合盖梁设计技术创新,提出了超大跨盖梁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为项目桥梁以及相同场景的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26.
魏乐永  颜智法  张愉 《公路》2023,(6):20-27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 300 m的双塔双跨吊悬索桥,主塔高350 m。该桥塔具有塔高、塔顶压力大、结构体量大、基础地质差等特点。为适应建设条件特点,结合悬索桥索塔受力特点,创造性提出了钢箱—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索塔。索塔外部设钢箱结构,内置4根直径为3.6 m的钢管混凝土,通过纵横腹板、横隔板等构件相互联系形成整体。该索塔充分利用了钢管混凝土的承压性能,利用外壁钢板承弯,采用工厂化、装配化快速化建造方法,并利用钢管的约束效果提升了管内混凝土单次浇筑高度,具有轻型化、高承压、承弯强、工效高等优势。该索塔充分发挥了两种不同构件的性能优势,传力途径明确、受力合理,抗震性能优异,拓展了大跨径悬索桥索塔型式。  相似文献   
327.
车田江大桥主桥为280 m中承式钢箱提篮拱,拱肋采用全焊钢箱结构,拱肋安装采用缆索吊装和斜拉扣挂工艺。通过介绍该桥拱肋节段悬臂拼装施工技术,如拱肋首节段采用定位支架精确定位,拱肋标准节段采用缆索吊机配合斜拉扣挂系统进行精确安装,合龙段通过持续观测、吊装姿态模拟及精确配切等技术实现了拱肋的顺利合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8.
介绍了某7×66 m大跨度刚架连拱桥的设计及施工情况。对结构材料进行了比选,计算表明,与混凝土拱相比,钢结构箱形截面刚架拱桥的拱脚水平推力小一半,且能确保工期;下部结构采用群桩基础,每2~3跨设置了止推墩,计算分析中考虑了群桩基础的柔度;上部结构采用全焊钢箱梁结构,有限支架法施工。  相似文献   
329.
韦永昌  何建乔 《公路》2023,(1):158-162
在拱桥建设过程中,体系转换往往是施工过程中最危险的时段。以乌兰木伦河3号桥体系转换为例,介绍了采用支架法施工时,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拱桥的体系转换流程,即张拉主副拱吊杆-拆除副拱支架-张拉主拱与梁的吊杆-拆除主梁支架-拆除主拱支架。通过有限元建模对支架拆除过程中支架反力、支架变形等进行计算,最终确定了先副拱后梁的体系转换顺序,实践证明该体系转换顺序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30.
以广州某下承式大内倾角钢箱系杆拱桥项目为例,研究了BIM正向设计与参数化建模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可以提高施工图质量、设计效率、优化施工方案、规避潜在风险、节约成本并缩短工期。这为BIM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