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7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119篇
铁路运输   15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312.
应用超导线材,对于减轻车辆用主变压器的重量及提高其效率有显著效果.介绍日本超导主变压器的设计研究概况,阐述超导变压器重量及效率试算结果与评价.  相似文献   
313.
车辆轮胎损耗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314.
电机铁心卷绕制造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作者开发的电机铁心的卷绕制造技术,该技术使原材料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性能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15.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采用漏泄波导作为无线传输媒介,从而实现大容量、高可信度的车地双向通信。本文基于行波天线的理论,定义宽边周期性横缝结构漏泄波导的辐射常数,并给出计算方法,定量分析漏泄波导的辐射能力,通过仿真软件HFSS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将漏泄波导上方33cm处的电场分布仿真结果与北京地铁亦庄线的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总结漏泄波导的电场辐射特性。根据对于瑞利信道和漏泄波导的仿真以及两种传播媒介的数据传输速率实验结果,与自由空间相比,漏泄波导能够支持更稳定的信号分布以及数据传速率,更能满足CBTC对数据业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316.
报道了一种基于自主封装技术的高性能、高效率碳化硅(SiC)混合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的反向阻断电压为1 200 V,正向导通电流为480 A。动态测试表明,其峰值反向恢复电流Irr仅为-115 A,关断延迟时间td(off)为3.36μs,关断能量损耗Eoff为296.82 mJ,开通延迟时间td(on)仅为0.66μs,开通能量损耗Eon仅为242.27 mJ,输出功率可达到百千瓦级别。与传统的硅基IGBT模块相比,该碳化硅混合功率模块大大降低了模块的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317.
计算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损耗、混凝土弹塑性压缩损耗、钢束松弛损耗、垂向预应力筋的摩擦损耗以及锚固损耗值,完成了箱体梁垂向预应力筋损耗的现场测量分析.计算和检测成果比较显示,计算方法对箱体梁垂向预应力筋的损耗计算有效、适用和安全,对同类工程计算应用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18.
<正>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国际标准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和金融风险等全球性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实现更好发展。显而易见,效率就是以最少的损耗、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投入,生产或提供最优质的产  相似文献   
319.
本文讨论了筑路机械的损耗及其4种寿命。提出为降低机械的年运行维持费用,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筑路机械的使用年限应以其经济寿命为基础。介绍了几种计算经济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0.
文中结出了多量高导铝稳定化超导monolithic导体耦合损耗的计算式。它表明使用大量稳定材的导体,在稳定材中的集肤效应将对耦合损耗有重要影响,尤其在高频段。实际上,起源于集肤效应的沿导体轴向电流损耗支配着整个的耦合损耗。这一特征与一般多芯线ac损耗理论不同,本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取得较好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