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4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11篇
综合类   342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2795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问与答     
铁道行业标准TB/T3021-2001《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已于2001年5月24日批准、发布.并将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为使设计、制造和使用人员更好地了解本标准,使之碍以顺利实施,现以“问与答”的形式将谈标准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92.
《铁道学报》2006,28(6):40
据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信息部2006年8月8日发布的新闻,《铁道学报》等15种学术期刊入选到Ei Compendex,成为《工程索引》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493.
介绍了将2个独立的车辆信息系统集合成1个系统后,可以更好地利用既有信息,并可方便运用与检修。  相似文献   
494.
铁道客车系统的垂向减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铁道客车垂向振动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客车系统幅频特性曲线,根据曲线峰点来确定系统自振频率,给出客车系统自振频率计算的简单近似解析方法和精确数值方法。提出客车系统各刚体振型共振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得出共振速度只与系统本身的自振频率和结构参数如车辆定距和转向架固定轴距有关。对客车系统在有无动力吸振器情况下的简谐和随机振动进行分析,认为采用吸振器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车体某些频率成分的振动,适当增大吸振器质量、刚度和阻尼,可以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495.
496.
《轨道交通》2008,(6):29-29
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截至目前已有逾万人遇难,受灾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房屋倒塌,基本生活设施受到极大的破坏,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也受到极大的影响。魏德米勒中国惊悉此次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在第一时间发起了“情系汶川、支援灾区”魏德米勒中国捐助灾区、  相似文献   
497.
回顾了宝钢铁道车辆用耐候钢产品开发的历程,简要介绍了耐候钢品种开发的现状,提出今后宝钢耐候钢产品开发应向高耐蚀性、高强化、厚板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98.
简讯     
《铁道通信信号》2008,44(5):60-61
全路首条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纳入IP数据网;合宁线通信系统开通运行;中国铁通召开铁道业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499.
《中国铁路》2008,(4):77
日本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建筑结构物技术研究部以铁道建筑物为对象,进行设计和维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其中关于技术基准的课题包括:结构物的维修管理、修订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混凝土结构物、土建设计标准等修改。在维修管理方面研究开发的主要成果有:钢架桥受到车辆冲击后恢复使用的指标、隧道变形的长期预测方法。在减少成本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采用水泥材料改良使用砾土材料的高性能土建筑物以及对高耐候性钢材的应用。关于抗震设计、抗震加固的研究采用了地震仿真方法;对采用筏形基础、木桩基础的砖砌桥基进行抗震加固施工方法研究;关于修复钢筋捍凝土结构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0.
从铁路工务、电务、供电检测装备的类型、检测对象等角度,梳理了各国检测装备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综合检测车、专业检测车、搭载式检测装置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与应用情况,比较了国内外同类型检测装备在设计理念、功能集成、运用维护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中国检测装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凝练了中国检测装备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铁路工务、电务、供电检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与实际运营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检测项目不充足,检测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检测数据利用不充分,检测成本较高等;针对上述问题,检测装备的发展应朝着检测功能综合化、检测装备小型化与模块化、检测过程智能化与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可靠性高、检测项目齐全、检测数据精准的现代化检测装备体系,以期实现对铁路基础设施的状态维修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