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407篇
综合类   213篇
水路运输   288篇
铁路运输   370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7 毫秒
351.
本文调查分析了陕汽重卡铝水箱腐蚀渗漏情况,通过实验分析了铝合金在不同缓蚀剂、促进剂、pH值等条件下的成膜情况,以及各种膜在盐雾、盐水浸泡等条件下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钼酸纳对铝有着良好的缓蚀作用,其缓蚀机理主要是酸根离子会吸附在铝的表面,阻止了铝的溶解,起到保护的作用。另外钼酸盐是弱氧化剂,在酸溶液中被铝还原,生成深蓝色的钼蓝,钼蓝也会吸附到铝的表面,从而抑制阳极反应[1];其防腐效果明显,给铝水箱漏水防治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52.
高速列车驶入隧道端口瞬间在车头前形成压缩波。该压缩波沿隧道以声速向出口端处传播,并在洞外形成微压波。本文根据声学中无限大障板圆形活塞的辐射模型,开发了已知隧道出口端内压缩波压力梯度和大小时的微压波计算程序,并采用国外试验结果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结合拟议的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特征,初步分析了洞口微压波的主要影响因素,显示列车速度、隧道断面面积影响较大。微压波的大小与观测点有很大关系,这对于判断微压波的强弱、危害及其标准研究有很大关系。结果分析也说明所建程序的合理性与简便性,是一种适合工程设计方案比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3.
354.
355.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各个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得到迅猛发展,轨道交通线路变得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地铁用地变得愈发紧张,地铁车站的附属设施经常无处可放,尤其是地铁风亭数目众多,更加难以协调布置,而这些又与地铁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紧密相关,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通风空调系统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各城市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建设、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一套更加节能、更易于实施的新型组合闭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灵活新颖、设备成熟、简化了设备布置和控制系统,减小了车站建筑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提供了节能运行的方案措施。该系统值得在地铁设计中大力推广、借鉴和应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6.
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地铁车站三维静态数值计算模型,对列车阻塞隧道时站台滑动门所受的活塞风压进行了计算研究;分别对单、双两种活塞通风条件下,不同活塞风速、阻塞比、滑动门位置对滑动门所受风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活塞通风能够有效减弱活塞风对滑动门的风压;单活塞通风条件下,滑动门在最不利位置时,需克服的最大风压约为230 Pa。  相似文献   
357.
358.
为了改进某城市轨道车辆车体耐碰撞性能,根据美国AAR S-034标准要求,建立了一种基于蜂窝铝芯和锥形薄壁方管结构的碰撞能量管理(CEM)系统,利用LS-DYNA平台,对该CEM子系统的撞击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安装CEM系统前后整车撞击刚性壁障的界面力-位移曲线和加速度-时间曲线。研究表明:"铝芯-薄壁管"组合式吸能结构可以使压溃变形过程有序进行,且具有较低的撞击力初始峰值;采用文中的CEM系统可显著提高车体端部结构的耐碰撞性能。  相似文献   
359.
总结了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的研究成果, 从润滑油改良、表面改性、动力学特性方面综述了系统的减摩抗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讨论了润滑模型、润滑添加剂、表面织构、缸套珩磨、表面涂层与动力学特性对系统减摩抗磨的影响, 分析了系统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 润滑状态与添加剂对系统减摩抗磨有较大的影响, 系统润滑状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多种润滑模型并存, 需进一步建立系统综合润滑模型, 同时需深入探讨润滑油添加剂最佳减磨剂量及减磨机理;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珩磨与涂层)可以大大减少系统表面的摩擦磨损, 由于织构位置分布、加工参数、加工工艺、表面形貌与涂层材料等对接触表面的影响, 表面改性技术减摩抗磨的综合发展相对缓慢, 需进一步研究表面改性减磨的机理与参数优化方法; 活塞-缸套系统的工作条件苛刻, 系统各部件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 深入探究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的演化规律关系相对困难, 仍需全面考量服役状态下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之间的关系; 未来内燃机整机性能的提高将迫使活塞-缸套系统需具备更高的减摩抗磨性能, 为实现系统经济性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尚需进一步开展系统高效减摩技术。   相似文献   
360.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工业废渣,主要来源于以煤粉为燃料的火电厂和城市集中供热锅炉,其中90%以上为湿排灰,活性较干灰低,且废水废电,污染环境,也不利于综合利用。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并有利于粉煤灰的利用。我国多数大中型电厂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粘土很相似,但其二氧化碳含量偏低,三氧化二铝含量偏高。含碳量少于8%的占68%,随着锅炉燃烧技术的提高,含碳量趋向于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