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7篇
  免费   267篇
公路运输   5359篇
综合类   3500篇
水路运输   1216篇
铁路运输   2062篇
综合运输   35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612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41.
徐维钧 《水运工程》1999,(10):18-19
桩基,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广泛地应用于软土地区。文章介绍桩基技术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842.
本文通过梁格法建立多梁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三向的弹性支承模拟圆板式橡胶支座,分析了在恒载作用下预加力和不同的支承方式对整体现浇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反力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提出了一些对工程实际有应用价值的建议,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43.
合宁铁路客运专线采用32 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通过对先张法和后张法2种方案在大型临时工程费用和制梁材料消耗上的对比,得出每孔梁平均费用的计算公式,计算出2种方案经济性的平衡点.为施工方案比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4.
首先分析了抗滑桩的设计内容和方法,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普通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位移、应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最佳布置位置滑坡推力下反弯点到滑坡出口段;普通抗滑桩桩顶部位水平位移达35cm,锚索抗滑桩在桩深9m处最大位移仅为3mm;锚索抗滑桩竖向位移相当于普通抗滑桩的1/2;锚索抗滑桩在嵌固段的应力小,受力特征较普通抗滑桩合理,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更好的加固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45.
基于西北某高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简支梁裂缝整治及防护工程施工纪录的原始资料,通过取梁体腹板的截面薄片进行受力情况的等效,利用弹性力学中带圆孔薄板孔口应力集中的解答和体应变胡克定律的结论和梁体混凝土干燥收缩的经验公式,对该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出现沿预应力管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避免或减轻该类梁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846.
研究目的:对公路高边坡进行预应力锚固加固工程属隐蔽工程,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影响锚固效果的因素很多,对预应力锚固工程开展原位监测非常重要.研究结果:本文对锚索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作了说明.对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在张拉过程中及锁定后锚固预应力的变化特征、损失作了分析,并以此说明锚索测力计在锚索施工及边坡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7.
鹰厦铁路横贯三明市区,上跨和下穿铁路立交工程已成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长安路上跨鹰厦铁路立交工程的方案设计,介绍了在复杂地形区域上跨电气化铁路时如何考虑滨水城市的桥梁景观特点进行桥型方案构思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848.
水位差较大的港口散货装船,广泛采用浮式装船机,其张紧装置的选用直接影响其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文章就某港一台装船机的二次改造,说明应当如何正确选用浮式装船机的张紧装置。  相似文献   
849.
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70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应力体系.对预应力体系施工中的管道安装、钢绞线制作及预应力张拉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850.
隋延民 《中国铁路》2010,(11):30-35
介绍目前接触网关节式分相工程应用情况及一般采用原则,结合工程应用中有关技术要点提出短分相结构更为适应我国铁路行车组织的特殊性和灵活性,并可选择更加理想的升弓模式。采用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方式或合理确定分相位置是解决行车速度损失的最佳途径。分析得出五跨绝缘关节组成的八跨短分相,尽管允许跨距较小,但能够实现受电弓在跨中的平滑过渡,弓网配合较好;三跨绝缘关节转换柱非工作支允许抬高300 mm时,也能保证导线较小的跨中上移。探讨关节式分相断合区标定及过电压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