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揭示高性能磷酸水泥修补料性能,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碱酸比例下、不同复合缓凝剂掺量下高性能磷酸水泥粘结性、强度、耐久性以及工作性能,得出相关结论如下:高性能磷酸水泥修补料最佳碱酸比例为4∶1、最佳复合缓凝剂掺量为8%.综合宏微观研究表明:最佳酸碱比例、最佳复合缓凝剂作用下微观形貌晶相排布趋于密实,其粘...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针对水泥的优缺点,主要对水泥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范围、原材料、作业条件、拌合与运输条件、施工要求、环境保护等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钙、离子代谢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EIR)之间的联系及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 47例EH病人及 30例正常对照红细胞内Ca2 +、Mg2 +含量 ,2 4h尿Ca2 +、Mg2 +排泄量 ,红细胞膜Ca2 +,Mg2 + ATP酶和Na+,K+ ATP酶的活性变化。结果 ①EH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红细胞内Mg2 +含量、2 4h尿Mg2 +排泄量、EIR的低亲合位点数 (RT2 )、Ca2 +,Mg2 + ATP酶和Na+,K+ ATP酶活性减低。红细胞内Ca2 +含量、EIR的解离常数KD2 增高 (P <0 .0 5 )。②EH组ISI与RT2 、红细胞内Mg2 +含量呈正相关 ;RT2 与红细胞内Mg2 +含量、2 4h尿Ca2 +、Mg2 +排泄量呈正相关。③以RT2 为应变量 ,红细胞内Mg2 +含量 (X1 )、2 4h尿Ca2 +(X2 )、2 4h尿Mg2 +排泄量 (X3)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 ,X1 、X2 进入方程。结论 钙、代谢障碍可能是EH胰岛素抵抗时红细胞膜胰岛素低亲和受体水平下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测定29例肺结核,17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73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血清铜、锌、、铁含量。结果表明,血清锌、铁降低,血清铜升高,提示支气管肺部有感染存在。铜/锌比值的显著升高,对诊断支气管肺癌有一定价值,并可作为原发性肺癌高危人群普查的检测方法之一。对感染过程中血清金属元素含量改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该文介绍了磷酸水泥(MPC)的特点,研究了以MPC为胶凝材料的修补剂修补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MPC修补剂不仅具有一般修补剂的封堵、粘接及快捷、早强的路用性能,而且具有使断缝处的旧砼恢复部分板体功能的作用,可广泛用于农村公路、市政道路和停车场旧砼板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09.
探讨了磷酸铵法中不同沉淀剂的脱氮除磷效果,比较了氨氮去除率、磷酸盐去除率、残氮量、残磷量,沉淀物质质量和组成,处理液的电导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得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较佳的沉淀剂为Na3PO.412H2O+MgCl2.6H2O和Na3PO4.12H2O+MgSO4.7H2O,处理高浓度磷酸盐废水的较佳的沉淀剂为NH4Cl+MgCl2.6H2O和NH4Cl+MgSO.47H2O.并对磷酸铵沉淀进行了X-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常量硫酸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效果、用药方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常量硫酸。正常组20例,为成年健康献血员。按预设时间抽取肘静脉血,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Mg2+浓度。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分别记录GCS评分。3月随访记录GOS评级并量化评分。观察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伤后5 d的不良反应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 sTBI后对照组患者血清Mg2+浓度立即下降,24 h内最低,7~14 d基本正常。治疗组患者伤后2~3 d血清Mg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14 d基本下降至正常。患者治疗2周后的GCS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月GO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sTBI后5 d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量硫酸治疗sTBI的近期疗效良好;伤后24 h内用药、连用5 d的用药方案是科学、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