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55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提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的自然灾害监控、预警系统,是确保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列车高速、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该系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设计、应用实例,亟需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结合相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工程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详细分析并研究确定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监测功能及系统设置等问题。 研究结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为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2.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地下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发展的特点。从开发总量与人均水平、空间分布与开发深度、开发功能3个方面介绍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策及管理方面与功能开发方面。同时介绍未来杭州地下城的发展策略,并展望其发展蓝图。最后分析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特殊地质及工程技术问题(粉土、粉砂地层,淤泥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问题;近接施工技术,地下立交技术等)、地下工程防灾问题、景区环境保护问题、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程。  相似文献   
33.
34.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小坪子隧洞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对隧洞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研究方法:在超前地质预报的宏观预报、长期预报、短期预报、临近警报等不同阶段,以地质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地质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钻探方法,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得出了地质预报的阶段性和不同阶段的预报方法,提出了地质超前预报体系各方法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的步骤、方法及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论:深埋长大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预报,只有采取地质理论的、地球物理的、钻探的等综合的方法,并且按宏观的、长期的、短期的、临近的思路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加强地铁车站防火灾设计措施的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地铁车站的防火设计探求系统的方法和对策,深入研究分析地铁车站防灾的设计措施,特别对大型换乘枢纽的防灾设计提出设想与展望。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相关火灾案例,分析地铁火灾的特点;从站台型式、安全疏散等方面对地铁车站防灾设计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地铁车站防灾的对策。研究结果:对不同的车站形式、不同的换乘功能,提出加强防灾设计的对策;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提出可操作的防灾设计建议。研究结论:地铁火灾危害极大,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建议优先采用岛式站台车站,严格按照规范落实防火分隔及疏散要求;大型换乘枢纽的建筑空间应结合下沉广场和出入口通道的设置统一做好消防规划。  相似文献   
36.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东京地铁的防灾措施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37.
在隧道中列车发生火灾,一般救援和消防都非常困难,常用封堵隧道的方法缺氧而窒息灭火;普通消火栓系统存在灭火效率低、日常维护费用高等缺点。根据铁路火灾的流动性、救援困难等特点,结合室内消火栓设计理念,提出特长隧道救援点高压细水雾消火栓灭火系统设计方法。在铁路特长隧道消防点灭火中,细水雾是一种比其他灭火剂更为节水、高效、经济和环保的新型灭火剂;高压细水雾消火栓灭火系统和其他灭火系统相比,系统简单、操作灵活、管理方便、安全高效,对隧道消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高压细水雾具有降温、洗涤烟雾和毒气功能,可有效保护旅客通过横通道,安全迅速转移到救援点的安全区;灭火时按3套6只细水雾喷枪同时工作,可保护或扑救3节列车的火灾,单只喷枪耗水量36L/min,灭火持续时间大于30min。  相似文献   
38.
通过统计告警分布,对高铁防灾设备电源类和网络类告警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给出处理和减少此两类告警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9.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分为现场设备层、站点层、中心处理层、应用终端层。论述其整体框架及各层间连接方式,重点分析应用服务器的设计方法,定义层间数据传输格式。论述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分析应用终端层、中心处理层、站点层的功能。应用终端层可实现对站点和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中心处理层能够实现数据记录和存储、历史数据读取、数据更新、报警判断和数据转发,站点主机能够及时将信息上传给中心处理层,处理中心处理层下发的命令。  相似文献   
40.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彤 《中国铁路》2009,(8):25-28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在对国外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灾害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大风、暴雨、大雪、地震灾害及异物侵限突发事件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危害性,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实际情况,提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总体结构、网络结构、系统功能及相关系统接口关系,搭建凤、雨、雪、地震及异物侵限监测的模拟试验环境,开发防灾安全监控原型系统,实现风、雨、雪、地震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实时监测信息分布式获取、集中管理、紧急处置、综合分析与运用,及时掌握灾害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