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56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通过分析铁路事故统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降雨量、风速和能见度等气象因素与事故发生概率的关系式;选取岩土类型、松散物质储量、流域面积、平均坡度和植被覆盖程度5个地质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维标度法的铁路地质状况风险评估体系;借鉴风险矩阵表达方式,整合地质因素和气象因素,给出事故概率—危险度矩阵,建立铁路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铁路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核心,构建由网络层、系统硬件层、数据资源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业务层和访问层组成的铁路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并接入铁路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以及铁路局的相关信息系统,以很高、高、中和低4级风险强度表示方式将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于铁路GIS地图上,能够提供直观、形象的铁路灾害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312.
1 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火灾特点 1.1隧道主要特点 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断面较大,且由于隧道内轮廓的限制,两条线路之间一般不设置隔墙,其与普通单洞单线隧道相比有如下特点: (1)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一般长度较长,直通地面的疏散口受规划及施工方法限制,设置较少,距离两端的车站较远. (2)由于隧道内两条线路之间没有隔墙,火灾会对相邻线路的列车造成威胁,其火灾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313.
结合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用现状,探讨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其他业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14.
应急救援力量的制度改革,让中国的应急救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健全国家应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高度重视海陆空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从传统的“各自为政”进步到建立一个统一指挥、跨区域调度、多种力量协同救援的多维度救援体系,成为了一个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315.
复杂艰险山区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工程建设条件差,高速铁路线型标准高,适应地形及绕避不良地质的灵活性差。对于长达数百至上千公里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带状工程,众多的地质灾害绕无可绕、避无可避时,只能避大就小,海量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风险可控的线路和工程方案。高效识别“长线路、宽廊道”范围地质灾害,量化百年服役期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科学确定“宏观走向”“空间线位”“工程设置”等多层次风险调控举措,实现以“减灾”为核心的方案群多目标智能优化,是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成功修建与安全运营的关键。本文简介了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设计成套技术,该技术以“一套减灾选线理论与方法”+“三大减灾选线支撑技术”为核心,成功突破了复杂艰险山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瓶颈,支撑了6300 km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指导了1.3万km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并被其他陆地交通项目借鉴利用,在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16.
预应力锚索框格梁广泛应用于公路岩土边坡加固。以往求解框格梁内力一般为倒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采用的梁模型多为Euler-Bernoulli梁,基本未考虑剪切变形引起梁的附加挠度以及梁体配筋对内力变形计算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在Winkler弹性地基上于承受多处分布荷载的Timoshenko梁内布置拉、压双层钢筋时的内力与变形解析解,选取工程实例对Timoshenko梁解析解、Euler-Bernoulli梁解析解以及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的内力与变形值进行对比,3种方法得到的内力与变形分布基本一致。Timoshenko梁解析解与数值仿真结果更为接近,Euler-Bernoulli梁解析解计算的梁体负弯矩及竖向变形值与其他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对比结果证明,提出的Timoshenko梁解析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精度,计算方法较合理。  相似文献   
317.
城市桥梁是组成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其服役期间的正常运维是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传统的桥梁安全监管方式大多是针对单一桥梁布设传感器进行健康状态评估,鲜有对城市桥梁群建立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全流程的多部门协作监管系统,并且现有系统存在开发技术老旧、可扩展性不佳等缺陷。基于此,本研究的物联网架构采用感知层设备和卫星监测系统以及对应的网络层传输技术,在云平台部署前、后端应用及数据库等服务器,构建了功能全面、交互友好、流程清晰的PC端城市桥梁群监管系统和移动端巡查上报小程序。监管系统实际应用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700余座桥梁群中,实现了对城市桥梁群的数据采控、智能分析、预警派单、巡检反馈全流程监管,充分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应用可行性,对后续桥梁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18.
甘青隧道为西宁至成都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址区海拔高、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发育。隧道建设将面临高原寒区长大隧道分合修、长大隧道施工组织方案、特殊地质隧道工程对策、安全快速施工、防寒、防灾救援模式等技术难题。结合隧道环境、地质条件,开展复杂环境下隧道设计及工程对策研究,并提出以下工程对策:(1)合修方案作业空间大,有利于充分发挥机械工效;(2)隧道出口设局部平行导坑可超前探明地质,有效降低施工风险;(3)高地应力岩爆隧道应加强监测,实时优化支护措施;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加强衬砌支护措施方案;膨胀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仰拱填充面布设护面钢筋,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4)采用埋在冻结线以下的中心深埋水沟、防寒泄水洞等防寒措施;(5)采用洞内列车救援模式;(6)围岩条件好、控制性工区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