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56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统计告警分布,对高铁防灾设备电源类和网络类告警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给出处理和减少此两类告警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2.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分为现场设备层、站点层、中心处理层、应用终端层。论述其整体框架及各层间连接方式,重点分析应用服务器的设计方法,定义层间数据传输格式。论述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分析应用终端层、中心处理层、站点层的功能。应用终端层可实现对站点和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中心处理层能够实现数据记录和存储、历史数据读取、数据更新、报警判断和数据转发,站点主机能够及时将信息上传给中心处理层,处理中心处理层下发的命令。  相似文献   
43.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彤 《中国铁路》2009,(8):25-28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在对国外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灾害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大风、暴雨、大雪、地震灾害及异物侵限突发事件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危害性,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实际情况,提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总体结构、网络结构、系统功能及相关系统接口关系,搭建凤、雨、雪、地震及异物侵限监测的模拟试验环境,开发防灾安全监控原型系统,实现风、雨、雪、地震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实时监测信息分布式获取、集中管理、紧急处置、综合分析与运用,及时掌握灾害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44.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在我国铁路已成功应用。结合南宁至广州铁路工程,探讨关于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5.
公路排水系统及对降雨侵蚀链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量的调查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公路排水系统的构成、系统划分及功能,提出排水系统可按照小桥涵对应的汇流区域划分出子系统.并将边坡排水系统抽象为"网格"系统,由截水和排水沟槽构成.同时,针对小桥涵在设计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影响小桥涵设计流量的重要因素.在引入侵蚀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排水系统设计的关键部位在路基断面的几个坡度转折处,通过排水设施的合理设置可有效控制边坡侵蚀的发展,从而减轻地表径流对公路的危害.研究成果可为公路排水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开荣 《隧道建设》2015,35(2):95-107
分析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现状,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水工隧洞、市政隧道和地下能源洞库等。总结近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包括:勘测与地质预报、设计方面、施工方面、防灾救灾与通风照明、风险控制与运营管理、防水排水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等方面。重点对施工技术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浅埋暗挖技术,盾构、TBM装备与施工技术,单护盾TBM,敞开式TBM,矩形顶管技术,盾构始发、到达零覆土技术,岩溶隧道处理技术,高地应力隧道变形控制及岩爆处理技术,钻爆法机械化作业线,瓦斯隧道问题,沉管隧道技术等。最后,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进行展望,认为:特长隧道将成为我国隧道建设的"新常态",地铁工程将持续发展,城市铁路将逐步地下化,城市地下公路会悄然兴起,城市排蓄水工程深层隧道方案值得推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下管廊工程将由原来的"单点建设、单一功能、单独运转"转化为"统一规划、多功能集成、规模化建设"的新模式,地下能源洞库将成为必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值得期待,三大海峡通道的建设势在必行,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其隧道工程将会很多,也会遇到诸多挑战。总之,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7.
《中国水运》2010,(2):51-51
会议背景介绍:由重庆大学主办的"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将于2010年10月23~25日在重庆大学召开,现已开始征集论文。欢迎国内外灾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本次大会将以"防灾减灾,保护地球"  相似文献   
48.
会议背景介绍:由重庆大学主办的"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将于2010年10月23~25日在重庆大学召开,现已开始征集论文。欢迎国内外灾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本次大会将以"防灾减灾,保护地球"  相似文献   
49.
公路水下隧道应急救援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水下隧道除工程投资大、技术难度高而外,其运营管理也面临诸多困难,防灾救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公路水下隧道内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可能极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分析了公路水下隧道运营事故的特点,给出了公路水下隧道事件分类及等级,建立了公路水下隧道突发事件预警等级;针对公路水下隧道的结构特点,系统性地提出公路水下隧道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和作业流程,并以火灾事故为例,简述了应急救援措施,以期为公路水下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0.
首先介绍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CAD软件的编制目的,然后详细介绍了软件主要模块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情况,最后对软件下一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