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1.
根据漏斗类货车底架组成的结构及尺寸特征,通过对不同车型的底架组成进行相似性分析,按照模块化设计理念,时其组对夹具进行结构及尺寸研究,实现漏斗类货车底架组对夹具的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2.
梅勇文 《北方交通》2012,(10):97-99
结合某隧道浅埋段塌方事故,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介绍了隧道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施工要点。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塌方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3.
秦皇岛港煤四期翻车机房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是煤四期工程的关键项目,其中输煤漏斗钢筋砼横梁的施工则是翻车机房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横梁施工所采用的支模工艺、钢筋绑扎工艺和混凝土施工及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114.
李昊  郭东 《港工技术》2021,(2):100-103
本文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地下连续墙接头管防绕流的料仓漏斗装置以及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连续墙接缝施工,保证接缝施工质量,降低接头管被嵌固在墙体底部的风险,提高接缝抗渗漏能力.可在地连墙接头管施工中大力推广应用,装置新颖可靠、工艺成熟先进.  相似文献   
115.
王飞 《现代隧道技术》2022,(1):176-182and194
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基坑降水始终是工程界较大的难题,文章针对兰州强透水深厚砂卵石地层超深竖井降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一套有效的模型试验系统,配置了砂卵石土体相似材料,并重点研究了基底注浆加固对基坑降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对基坑降水有重要的影响,靠近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线陡直,远离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线平缓;(2)基底注浆降低了水力梯度,提高基坑施工安全性,可有效减少基坑内抽水量,但对于坑外抽水量作用不大;(3)基底加固区渗透系数存在最优值,对于该工程,建议取1×10^(-6)m/s为加固区目标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116.
毛磊  孙岩 《港口装卸》2022,(4):49-51
散粮漏斗是最主要的粮食装卸设备之一,其生产工作与维护一直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工作环境中粉尘污染大,安全隐患较大。因此,研发散粮漏斗的无人值守技术,使用先进的工业级检测手段,在粉尘环境中精确测量出车辆位置、行驶距离、装料速度以及车舱内的料位高度,结合IO-LINK工业通信技术与数据采集,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以实现下料阀门的自动开闭,并配合扬声器、灯光、字幕,提示货运车辆行进,完成整个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117.
118.
为了建立自由降落式救生艇释放运动的模型,分析救生艇释放的运动过程,将其分为下滑、旋转、自由下落和入水4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运动方程。在入水阶段,根据切片理论,在求解入水半宽和附加质量时,考虑液面抬升,分别采用动量理论和动能理论计算艇入水时所受砰击力;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求解救生艇运动模型,将模拟试验的数据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利用动能理论所得的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研究结果显示,考虑液面抬升时,利用动能理论计算砰击力能较准确地模拟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入水运动。  相似文献   
119.
罗超 《世界海运》2019,(8):45-48
针对业界对《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中关于救助艇降落设备布置要求的一些不同理解进行探讨,结合PSC特别案例分析梳理具体要求的理解和运用,跟踪规则修订提案的研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0.
研究目的:新方斗山隧道穿越川东隔挡式褶皱,受地层岩性组合、构造、地形地貌控制,形成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和岩溶水循环模式,隧道施工涌突水风险高,对地表环境影响大。通过对方斗山岩溶发育特征研究,选择合理线路穿越位置,以期达到有效降低隧道施工风险和对环境影响的目的。研究结论:(1)方斗山背斜岩溶发育深度一般在150~200 m之间,但是在接触带岩溶发育深度较深;(2)方斗山断层属压性断裂,断层倾角陡,两盘强烈挤压,岩溶不发育;(3)北西翼地下水排泄量大,富水性好;南东翼岩溶发育程度相对较弱、发育深度浅,富水性相对较差;(4)方案选择宜靠近既有隧道,利用降落漏斗,一方面可以降低岩溶水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地表水疏干范围,降低对环境影响;(5)方斗山背斜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典型隔挡式褶皱,本研究成果对川东隔挡式背斜岩溶区隧道勘察及地质选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