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0篇
  免费   191篇
公路运输   1733篇
综合类   1539篇
水路运输   1117篇
铁路运输   719篇
综合运输   1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为了在细观尺度下描述沥青混合料的裂纹发展行为,运用离散元程序PFC2D内置“Fish”语言,重构了沥青混合料非均质(集料、胶浆和空隙)多层次(矿料级配)结构虚拟试件,对虚拟试件微观组成成分之间的接触赋予了相应的微观接触模型,采用离散元方法实施了单边切口小梁虚拟3点弯曲试验,借助数字摄像法捕捉了室内小梁试件表面裂纹发展情况,在二维尺度下探索了沥青混合料的部分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得到的宏观断裂力学响应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好,仅采用试件单面图像信息构建模型进行力学性能预测缺乏可信度;虚拟试验模拟的二维裂纹扩展路径与室内数字摄影法结果较为相似,二者都体现出材料脆性断裂特点,二维模型往往夸大了粗集料在混合料断裂过程中的作用;基于离散元程序的裂纹扩展行为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研究沥青混凝土材料断裂行为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42.
陆雅琦 《中国水运》2007,7(4):229-231
刑事政策不仅包括以直接防止犯罪为目的的各种刑罚政策,还包括能够间接防止犯罪的有关的各种社会政策。我国目前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刑罚过重,大多数西方国家所走过的刑事政策轻缓化过程,是我们所没有经历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反思重刑主义的刑事政策,推动刑事政策的轻缓化,而不是继续贯彻重刑主义的刑事政策。刑事政策的轻缓化主要是通过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这两个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543.
544.
通过对沥青路面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进行风干和烘干试验,计算不同试验条件下心样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压实度。研究结果表明,风干12 h以后继续延长风干时间,对路面压实度的计算结果影响甚微,而在不需进行其他试验时,采用(60±5)℃烘箱烘干0.5-1.5 h后称其空中质量进行路面压实度评价是合适的,且有利于指导沥青路面的连续施工。  相似文献   
545.
546.
本文从能量守恒原理入手,分析了等高变截面(等强度)梁在受冲击物冲击并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最后给出了在计入梁的自身质量时动荷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47.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常被不法经营者所用,但我国立法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过于简单,从而导致了司法实践上对这一问题认定的模糊和不确定,本文通过分析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判断标准,以期能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含义作一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48.
巷(隧)道支护中的非对称荷载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对称结构的巷(隧)道支护体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易于变形和破坏的特点,通过大量的现场观测,建立了该条件下巷(隧)道的“支护体-围岩”相互作用模型,引入非对称荷载因子和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支护体在非对称荷载条件下的内力及变形性能,讨论了非对称荷载对支护体承载能力和可缩性能的影响,并据此给出了该条件下巷(隧)道支护体的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549.
550.
殷悦 《中国水运》2006,6(12):262-264
以沿海、内河船舶保险中保险人的视角,寻求其在《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下以损害补偿原则作为拒绝赔付被保险人的抗辩理由的法律正当性,并试图通过探究这些原则和条款本身的内在涵义,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提供实践的参考;同时在分析这些抗辩理由在司法实践中的现实价值的过程中,进一步揭示该领域相关问题的法的实然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