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32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153篇
铁路运输   199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生命基础的蛋白质的结构能确定吗? 目前我们不能根据纯粹的理论基础来阐明蛋白质的形状,用实验方法确定蛋白质结构是十分繁琐的事情.许多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能形成形状相似的蛋白质,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详细研究蛋白质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子来推断各种蛋白质的结构.随着已解出的蛋白质结构的增多以及科学家开发出蛋白质基本结构分类的更加精细的方法,生物化学家将能不断地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新发现的蛋白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在完成P-82新型复台结构材料科研项目后,由于它所显示的各种优越性能,从1984年开始便利用其技术与原理,以TB1388-81、TB1389-81和HG4-1281-80标准为依据着手研制混凝土轨枕用的胶垫产品。充分利用合成材料取代天然材料,充分利用国产材料取代进口材料,充分利用价廉材料取代昂价材料。  相似文献   
13.
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发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轨道电路原理的一送两受式实时断轨检测技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适应长大隧道的实时断轨检测发送系统.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合成了频率稳定度优于10-4的高精度正弦检测信号,使用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实现了发送端轨面电压的恒压控制.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对发送系统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轨距左右偏移信号和左右高低偏移信号、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和车体惯性平台输出的轨道倾角信号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准确的轨距和轨向测量结果。从理论上推导轨向的合成算法,对安装于轨距测量梁中心的轨向加速度计的响应进行重力和旋转运动修正后,与三角窗函数卷积运算,得到轨距测量梁中心横向位移的二阶差分,然后再通过二次积分和滤波得到左右轨向值。通过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和相应的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加速度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与检测车速度无关,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对轨向加速度计测得的位移和摄像式轨距系统测得的位移进行比较,验证了系统测量原理和合成算法的正确性。经静态验证和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构架式轨距—轨向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以邻苯二胺和羟基乙酸为原料,经过环化、氧化合成苯并咪唑-2-羧酸,进而合成苯并咪唑-2-羧酸酰肼;然后将苯并咪唑-2-羧酸酰肼与芳香醛反应,合成了10个含酰腙基团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结构为IR、ESI-MS、1HNMR、13C NMR等检测手段所验证。通过ESI-MS研究目标化合物与蛋白大分子的弱相互作用,初步评价了它们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傅昌林 《工程科技》2004,(1):105-107
本文以工程试验中抗压强度试验为例,对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评估;其分析方法和思路对工程测量、工程试验、质量检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6-二叔丁基苯酚和芳基甲醛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哌啶为碱制备对亚甲基苯醌类衍生物,使用质谱(MS)、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了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n(2,6-二叔丁基苯酚)∶n(苯甲醛)=1.2∶1,溶剂为甲苯,反应时间为12 h,反应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水—油酸—油酸钠液相混合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油溶性β-NaLuF4:Yb3+,Er3+胶体粒子.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物相,结果显示,样品为纯六方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样品两端为六边形纳米棒状或六棱柱状,平均尺寸为10 nm×10 nm ×40 nm.用980 nm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为激发光源,测定了样品的室温上转换发射谱.结果表明,样品在543 nm处出现强发射峰,对应辐射为Er3+离子从激发态4S3/2至基态4I15/2的跃迁,并通过机理分析确定发光跃迁为双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19.
以Triton X-100/环己烷/正己醇/水为微乳体系,成功地制备出了CuO颗粒,并以TG-DTA、XRD,FTIR和TEM对所制备的CuO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适宜烧结温度为500℃,颗粒尺寸高度取决于水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比值R,随着R的增加,颗粒尺寸增加.  相似文献   
20.
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是解决微波高频段固态大功率合成的一种有效技术.由于它具有频率高、功率大、合成效率高、可靠性高、具有适度恶化性等优点,因此成为微波高频段大功率合成系统的首选.论文介绍了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的需求,分析了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的几种方式,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