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73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从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线路条件和地质活动4个方面,分析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提出如下应对建议:设计满足大风、覆冰、大温差和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接触网系统方案;研究高海拔接触网绝缘配合,并借鉴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的工程经验;研究隧道内200 km/h刚性接触网系统,开展相关工程试验;研制...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通过对阿里极高海拔(海拔5 000 m以上)地区藏族居民进行体检并分析结果,阐明该人群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选择250名藏族居民进行血常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测查。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pO2)判断是否为慢性高原病。结果 海拔5 200 m地区藏族居民红细胞(RBC)、Hb、红细胞压积(HCT)均高于我国正常生理参考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位于参考值上限。男性藏族居民RBC、Hb、HCT、MCHC均高于女性,PLT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MCH、WBC在藏族居民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居民SpO2约为正常值的85%,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藏族居民SpO2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慢性高原病患病率高达16.4%,且重体力劳动者患病率明显高于轻体力劳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海拔缺氧环境引起当地居民血液...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分析了高海拔地域对内燃机功率的影响,明确了研究高海拔地域内燃机功率补偿技术的重要意义。根据目前内燃机在高海拔地域功率下降的现象,分析了内燃机功率下降的原因,总结了对高海拔地域内燃机进行功率补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4.
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具有空气压力低、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和太阳辐射强等特点,这对铁路信号设备在高原地区正常使用造成了较大影响。鉴于信号设备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采集了不同海拔条件下信号设备故障率统计数据,分析高海拔环境对电气电子设备电气特性影响机理,以及典型铁路信号设备故障案例;通过对比电气电子设备通用标准与信号设备标准,指出目前高原铁路信号标准中存在部分电气特性规定不完整,以及普遍未考虑海拔修正等问题;依据相关国家标准,给出高海拔条件下信号设备电气特性适应性对策及建议,为铁路信号设备在高原铁路中安全可靠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针对处于高海拔寒区的川藏铁路隧道的保温排水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多行业的寒区分类以及国内外寒区隧道保温排水技术现状,通过调研高纬度寒区铁路隧道的冻害情况,分析了高纬度寒区铁路隧道按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设计分区方法。结合川藏铁路工程特点,提出了川藏铁路高海拔寒区隧道设计分区和保温排水设施的设防标准建议,同时分析了各类保温排水设施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川藏铁路高海拔寒区隧道按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可划分为3个设计分区;(2)高海拔寒区隧道洞口段的排水沟槽设计,可结合工点特点,按设计分区采用不同的保温长度和不同的结构形式;(3)保温排水沟的检查井及出水口宜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76.
纪亚英  张少军  吴建  贺志昂 《公路》2023,(5):412-417
隧道工程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时,受海拔、温度、冻土等影响,施工人员、机械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冻融、冻胀等灾害发生概率增长,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风险增大。但目前已有的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方法未引入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因素,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判断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洞口的施工状态,降低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海拔、温度、冻土等特殊条件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构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完整性的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体系,并以久马高速公路海子山1号隧道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洞口失稳的风险等级及可能性,通过与已有专项评估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7.
在高原山区对轻型电动车进行实际道路试验,分析海拔对真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动汽车在高原山区容易出现踏板变硬的情况,利用踏板力计和真空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并分析问题的原因。结果表明:4 300 m的真空度比1 900 m下降了42.1%,恢复时间比1 900 m少33.4%;在高海拔地区连续制动更容易出现踏板变硬的情况,在高海拔处紧急制动导致踏板明显变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