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73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随着西部大开发公路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海拔超低温环境的公路隧道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50%以上的隧道位于海拔3000m以上。高原冻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使工程施工面临前所未有复杂环境和巨大的工程量。目前,已建成通车的高寒地区公路隧道主  相似文献   
93.
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需风量是制定通风方案的基础和依据,其不仅直接关系到通风工程的投资规模,而且还关系到隧道后期运营的安全和舒适。通过对永古高速公路隧道需风量相关的基准排放量、海拔高度系数、控制工况等参数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针对高海拔大纵坡特长公路隧道的合理需风量,为合理通风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陈绍华 《隧道建设》2016,36(3):355-372
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是我国首座长度突破30 km的铁路隧道,文章介绍关角隧道的主要修建新技术: 采用斜井分隔风道新技术和斜井皮带机出碴配合钻爆法掘进的新技术,加大供风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克服高寒缺氧难题;采用岩溶裂隙水综合注浆技术及合理的排水配置,解决持续高压涌水难题;采用调整结构形式、加强初期支护和允许适度变形的技术方案,解决宽大断层束大变形问题;通过严格的计算,首创采用活塞风解决30 km长隧道运营通风技术方案,研究隧道内火灾烟气分布规律后,采用安全隧道射流风机加压和事故隧道均衡分散式竖井排烟新技术,形成防灾救援新技术。文章介绍关角隧道建设所取得的技术成就,以期对后续的高原特长隧道起到指导,达到推动中国铁路隧道技术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高海拔和极寒特殊环境下柴油发电机组电站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给出了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就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6.
为解决当前相关规范对空气质量要求的局限性,以及对高海拔低气压地区特定环境的不适用性,结合关角隧道地处高海拔低气压地区的特点,对关角隧道施工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说明高海拔低气压地区空气环境的物理特性与普通地区的不同之处,提出补充和修正规范的主要建议:各种气体体积分数限值按照不同海拔给出合理的限值界定;氧气质量浓度不准低于224g/m3。  相似文献   
97.
2011年4月15日,一队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班组刚刚结束湖南临长高速的紧张工作,经过简单的调整之后,又立刻来到山西运城,为为期半个月的运三高速施工做准备。作为整个山西省首次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养护的试点工程,运三高速此次施工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运三高速是中原至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承担着晋煤外运的重任。是什么促使运三高速最终选择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整体治理出新?对于运煤要道的路病,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又有什么绝招?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从事公路养护事业数十载的运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行路管理处处长靳运生。  相似文献   
98.
祁海军  贺志昂  黄涛  马云 《公路》2024,(1):86-92
针对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生落石、崩塌、滑坡等安全事故的问题,通过研究该地区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与边坡施工安全影响的关系,采用现场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引入了适用该地区边坡开挖的事故诱发指标,建立了边坡开挖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AHP-熵权法确定了评估指标组合权重,构建了边坡开挖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采用本模型对该地区某边坡开挖工程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和实际工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模型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为该地区施工安全分级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
公路隧道人行横洞是火灾等灾害时逃离或疏散通道,是减少和防止火灾人员伤亡的重要应急设施。高海拔寒冷地区,人员活动能力受气温低、含氧量低等因素影响,火灾等灾害发生规律、驾乘人员反应能力和逃生能力存在不同程度降低。系统分析了公路隧道逃生通道间距与火灾场景中人员的逃离时间、逃生速度关系,基于海拔高度对火灾ASET、RSET及关键参数的影响系数分析,提出了高海拔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间距的计算公式,并参考国内外重大工程经验及技术规范要求,提出了不同高海拔高度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间距取值的推荐表。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3 000 m~5 500 m地区修建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间距为平原地区的84%~54%不等,对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米拉山隧道,计算得出人行横通道间距为平原地区的0. 65倍,对高海拔隧道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供后继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决富水隧道防排水问题,保证富水隧道的结构安全,首先,阐述高海拔地区富水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及关键问题,其次,深入分析相应的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再次,详细探讨高海拔地区富水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最后,提出应用防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