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354篇
综合类   194篇
水路运输   211篇
铁路运输   120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通过试验装置模拟装甲车辆水下起动,进行了多方案对比试验,分析了影响柴油机水下起动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配气相位和排气系统是影响柴油机水下起动性能的2个主要因素,气门重叠角越小,越有利于水下起动;脉冲排气系统较组合脉冲排气系统更有利于柴油机水下起动。  相似文献   
42.
城市交通信号灯两级模糊控制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单交叉口两级模糊控制系统。控制器通过检测器获得的各车道交通流量和排队长度来判断各个相位的交通强度,进而决定是否延长或终止当前的信号相位。以通过交叉口的平均车辆延误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该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并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交叉口四相位的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通行车辆在交叉口的平均延误,优于传统的感应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介绍四轮转向汽车的概念起,分别介绍了目前四轮转向系统中成熟产品QUADRASTEER电子转向系统及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特点、转向方式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4.
应力波法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力波法锚杆加固无损检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适合对锚杆质量进行大面积普查。文章结合衡阳-炎陵高速公路某隧道采用锚杆质量检测仪和分析处理软件进行质量检测的工程实践,探索了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基于Multi-agent的道路交通流控制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人工智能新技术,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道路交通流控制模型,从而实现一种灵活的agent自主控制算法,并进一步提出Multi-agent协商策略的设想,实验证明,该agent自主控制算法柔性结合多个交通状态量,较好地平衡了道路交叉口各向交通流,具有较强的优化度和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46.
在交叉口信号控制中,相位相序的选择与安排,会对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诱导信息的加入,为传统的检测手段补充了更为详实的信息,为实现交叉口相位相序协调控制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引起了控制策略的相应变化。本主要论述了诱导条件下,相位相序控制中各种信息的融合,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7.
诱导条件下信号灯相位相序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诱导条件下,相位相序设计观念的改变,提出适应诱导条件下的相位相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为传统的检测手段补充了更为详实的信息,使更为灵活的相序设计成为可能,并为实现交叉口相位相序的实时调整和协调控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8.
49.
U.  Meinig  J.  Bohner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2014,(6):59-61
SHW汽车公司根据可换向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开发出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新型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由于使用整体式活塞蓄压器,并对所有零件进行持续不断的流体力学优化,新型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在确保具有良好调节性能的同时,其调节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的凸轮轴相位调节器。  相似文献   
50.
在小批量零件机械加工中,经常遇见精度高且超出磨床加工范围的磨削孔。此类孔一般都比较长,孔的公差小,而且与外圆有同轴度要求,普通内圆磨床无法一次加工完成。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无法保证此类孔的精度;在高精密机床如坐标磨床上加工完全可以达到要求,但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在普通机床上对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进行了改进,从而保证了孔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