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113篇
公路运输   593篇
综合类   403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468篇
综合运输   9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研究黄土隧道围岩含水率和钢拱架应力在施工期间的变化规律,以在建银西高铁董志塬区上阁村隧道为例,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对黄土隧道围岩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和钢拱架受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隧道围岩含水率在时间上呈先增长后平稳的两阶段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拱顶和拱腰位置的含水率总体小于拱脚和仰拱底部的含水率;钢拱架应力在施工期内呈先非线性增大后出现波动最后趋于平稳的三阶段变化规律,在施工期内钢拱架对承受围岩压力、确保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对大断面黄土隧道在施工期内形成"勤测含水率、重视防排水、加强初支"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72.
为深入研究浅埋黄土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处治技术,保证施工安全,依托山西忻保高速沙塔隧道工程,结合其工程特性,利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手段研究其施工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并制定了施工地质灾害处治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浅埋黄土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处治措施。研究成果为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针对公路路堑边坡植被恢复难,后期养护难,养护成本高等问题和不足,以山西省大呼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植被恢复新技术——秸秆育苗钵一体化绿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并进行了边坡临界坡率和临界坡长、植物选择、基质配制等试验工作,研究成果可为自然条件相同或相近地区公路建设中的植被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4.
湿喷碳素纤维混凝土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嶂3号隧道是新建太中银铁路全线最大断面黄土隧道,最大断面面积为193.73m^2,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老黄土,受黄土软弱性、离散性、湿陷性和膨胀性影响,洞周出现较大变形,造成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破坏和失效。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碳素纤维作为湿喷混凝土的添加料,研究了配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现场应用表明,湿喷碳素纤维混凝土能够减少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改善洞内施工环境,有力保证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并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残余强度。此项技术在隧道施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类似工程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
孙莺  罗照新 《路基工程》2006,(4):100-102
对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Q2黏质黄土和Q3湿陷性砂质黄土的工后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合理、经济的地基沉降控制设计措施,为客运专线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李建 《路基工程》2006,(6):134-136
对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分析,介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7.
黄土沟壑区湿软路基沉降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考虑路基沉降预测时诸多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提出基于神经网络范例推理的路基沉降预测模型。以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沉降范例检索模型,在范例相似度计算中,引入归一化效用函数,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建立当前沉降范例与沉降源范例之间的相似关系,最终实现当前沉降范例的沉降预测。对黄土沟壑区湿软路基沉降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预测值与实测值绝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接触带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影响,以贾塬隧道为依托,针对红黏土砂岩夹泥岩接触带空间位置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和结构内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隧道上方接触带位置对隧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及支护内部应力的影响规律,并结合隧道断面形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接触带分界面相对隧道拱顶的高度不断增...  相似文献   
79.
湿陷等级属于Ⅰ(轻微)~Ⅱ(中等)非自重性黄土,可以通过对路基基底采用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冲击之后对1 m深度范围内土样进行检测,若平均压实度达到90%以上,平均湿陷系数小于0.015,说明湿陷性基本消失;若检测不合格可以通过继续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土质,俗称大孔土,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等缺水少雨的干旱地区,属砂壤土的范畴。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包括压缩和湿陷性两种,湿陷变形是由于地基被水浸湿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往往是局部和突然发生,且不均匀,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危害严重,因此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不论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容许承载力,都应对地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