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07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250篇
铁路运输   15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51.
黏着利用控制是重载机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搭建了重载机车动力学模型,通过SIMPACK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结合牵引传动模型构建了牵引黏着控制半实物仿真平台.有效地实现了机车出现空转滑行时的黏着控制仿真.试验表明,平台能够模拟机车实际运行工况,可以真实反映黏着利用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652.
王振选 《摩托车技术》2006,(10):125-125
图33所示为离心滚柱磨损及检测部位。一般滚柱的长度方向不会出现明显磨损,但更换配件时应检测长度是否标准,滚柱的磨损主要在直径方向。滚  相似文献   
653.
在自行研制的小型轮轨滚动磨损实验机上,以CL60车轮钢和U71Mn钢轨钢配副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轮轨的转速,研究滑差对重载列车轮轨黏着特性与表层损伤的影响.结果 表明:滑差对轮轨黏着特性存在显著影响,在所测试的若干工况下,随滑差增大,轮轨黏着系数增大;滑差影响轮轨的磨损量,随滑差增大,轮轨磨损量增加;轮轨表面硬度随滑差...  相似文献   
654.
宋吉卫 《中国造船》2023,(4):120-126
以LNG双燃料Suezmax原油船为对象,研究其总体设计关键技术。阐述了首尾线型的设计特点和节能装置的应用比较,以及空船重量控制和结构设计满足最新规范的优化。分析了LNG C型罐在主甲板上的布置位置引起的视线盲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不同的风向、风速和船速等组合场景下,应用CFD方法数值模拟了LNG蒸气云团扩散对甲板面、生活楼和烟囱的影响,确定透气桅的较佳布置位置。综合多方面因素,对比分析双壁燃气管路在机舱的布置方案,收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5.
针对传统的滑模极值搜索控制算法(SMESC)在货运列车最佳黏着工作点追踪过程中存在稳态振荡、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参数时变的改进滑模极值搜索控制算法。为削弱稳态振荡和加快SMESC收敛速度,分析了SMESC中增益参数与稳态振幅间的数学关系,以及辅助函数斜率与收敛性的联系,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了时变辅助函数斜率以改善SMESC的收敛速度,设计了以观测误差为基准的动态增益参数以削减稳态振荡,并进行了收敛性分析。针对行车阻力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引入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阻力参数估计,最后设计了基于SMESC的黏着控制律,通过与传统滑模极值搜索进行对比,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56.
2019年12月27日晚,我国长征5号火箭顺利完成第三次发射任务,成功将一颗实践二十号卫星运送到预定轨道。长征5号火箭是我国目前起飞重量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一类火箭,因为长征5号火箭的外形非常巨大,网友们纷纷给它起了“胖五”的绰号。  相似文献   
657.
为了进一步拓展自行式液压模块化运输车(SPMT)的应用范围,文章对SPMT的高精度称重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在SPMT车板上布置重量传感器,并利用车辆的自身升降功能,实现了大型结构物称重和运输装船过程的整合。重点介绍了SPMT称重系统的技术原理及软硬件系统构成,并对系统误差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完整的SPMT称重系统。试验证实,SPMT称重系统具有较高的称重精度,且可有效缩减称重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658.
高速列车运行环境复杂多变,现有的给定运行速度目标曲线主要考虑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正点性,难以改善列车的其他运行性能。为了满足高速列车日益增加的行车需求,并改善列车的运行性能,针对安全、节能、正点及舒适多个目标,考虑轮轨间最优黏着,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运行速度优化方法。首先,在满足区间限速以及列车动力学模型约束的前提下,建立安全、节能、正点、舒适4个评价指标,构成高速列车运行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其次,在节能模型中考虑轮轨间黏着的影响,优化牵引/制动力使得其保持在最优黏着范围内,节约运行能耗;最后,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的优化算法(NSGA-Ⅲ)对多目标运行速度曲线进行优化。对真实线路的仿真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轮轨黏着的优化效果显著提高,尤其在节能方面;优化算法相较于GA和NSGA-Ⅱ,NSGA-Ⅲ算法在收敛效果和收敛速度上均为更优。  相似文献   
659.
由于铁路系统的开放性,轮轨界面难以避免遭受第三介质(如水、油、雪等)的侵袭,轮轨蠕滑特性将因此改变。为研究轮轨蠕滑曲线对车辆-轨道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获得适用于Polach接触模型的参数,以模拟水介质条件下40~400 km/h行车速度范围内的实测轮轨蠕滑曲线;随后,采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利用FASTSIM算法和Polach模型分别模拟理想条件与实测轮轨蠕滑曲线,以300 km/h运行速度为例,详细对比这两种蠕滑曲线条件下车辆-轨道动态相互作用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运行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车辆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应的轮对横移量和轮对摇头角分别为干态工况结果的1.375倍和3.2倍,进而导致纵/横向蠕滑率明显大于干态工况结果;速度所致轮轨蠕滑曲线的差异对轮轨蠕滑力、脱轨系数以及磨耗指数影响较大,速度为160 km/h时尤为显著。因此,在进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时,有必要考虑实测的轮轨蠕滑曲线。  相似文献   
660.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不同轮轨黏着状态的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和曲线半径对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曲线区段时,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对轮对运动姿态和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轮轨界面存在低黏着接触状态会削弱轮对导向能力,致使脱轨系数增大,尤其当外侧轮轨界面存在低黏着接触状态时影响更大;通过润滑适当减小内侧轮轨摩擦因数,同时保持较大外侧轮轨摩擦因数可有效减小脱轨系数,提高车辆横向运行安全性;内外侧轮轨磨耗指数主要由所在侧轮轨黏着状态决定,且随曲线半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