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coupler and draft gear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during an intercity train collision. The model includes four rigid bodies, one spherical joint, two nonlinear torsion spring units and two nonlinear hysteresis units.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re reasonable and the model can reasonably simulate the pitching movement of the coupl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upler and draft gear on the collision behaviour of the train is analysed considering a four-section intercity tr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collision process, the amount of compression of the middle coupl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pitching deflection angle. The pitching motion posture of the coupler changes with the initial pitching deflection angle, but the initial pitching deflection angle has little effect on its yawing deflection angle. When the pitching angle of the middle coupler is elevated, as the elevation angle increases, the derailment risk of the ‘A’ end bogie of the previous vehicle increases, whereas the risk of derailment of the ‘B’ end bogie of the subsequent vehicle decreases. When the pitching angle of the middle coupler is depressed, the derailment trends for the front and rear bogies exhibit the opposite trend from that of the elevation angle. As the train collision speed increases, the pitching motion of the middle coupler is limited to forcing a yawing motion, causing the yawing deflection angle to increase sharply, which causes the wheel–rail lateral force to increase rapidly. From this, the derailment risk of the bogie increases, which further causes large displacement lateral buckling of the train. An anti-lateral buckling device can limit the yawing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middle coupler, preventing lateral buckling from large displacement and decreasing the risk of derailment.  相似文献   
92.
利用“互联网+”的理念,从国家要求、公众诉求、自身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海事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及需求,提出了海事信息化“十三五”期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目标,以及落实目标的7项主要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93.
回顾“十二五”期全国沿海港口建设、运营情况,总结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形势,研判“十三五”期沿海港口发展方向并预测吞吐量发展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沿海港口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4.
汤东  陈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58-162,M0017,M0018
为研究SMA-13沥青混合料的抗滑衰变规律,对比分析了路面摩擦系数以及宏观构造这两个表征,并且对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检测方法以及指标进行了观察,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研的路面材料加速磨耗测试仪,对SMA-13混合料进行加速磨耗试验,通过摆式摩擦仪和人工铺砂法,分别测试了不同程度加速磨耗试验后的SMA-13混合料试件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进而研究SMA-13的抗滑衰变规律,结果表明:SMA-13混合料的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荷载作用初期,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衰减较快,后期趋于稳定。表明SMA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主要发生在路面通车1~2 a的早期阶段,后期趋于稳定。采用对数法进行拟合,建立了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的相关性模型,将室内试验结果与工程实践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SMA-13沥青混合料及其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  相似文献   
95.
基于装配体的13号车钩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号车钩在运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钩体裂纹、钩尾框裂纹和钩舌折断等故障,严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利用Ⅰ-DEAS软件对车钩的装配体进行有限元分析,车钩各零件的相互作用通过定义接触来传递.给出了车钩在拉伸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应力较大部位与运用中故障多发部位相吻合,为车钩结构设计、改进和检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辉绿岩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沥青路面工程中,玄武岩作为粗集料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辉绿岩的使用相对较少。通过性能比较及试验路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用辉绿岩代替玄武岩,有利于解决料源问题,既可以降低造价,又可以满足道路使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俄罗斯研制的新一代货车用CA-4型自动车钩的结构特点及其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重载列车缓冲器的特性,分析了弹性胶泥型缓冲器和摩擦胶泥型缓冲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HXD1型机车、13A型车钩以及2种类型缓冲器为基础,建立了4节编组机车万吨级牵引列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2种缓冲器静态与动态阻抗特性对重载列车相关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进行循环制动时,摩擦胶泥型缓冲器无...  相似文献   
99.
两万吨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了基于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程序.通过单车撞击试验获得缓冲器本构关系,通过仿真获得1+2+1编组两万吨列车制动特性.计算了两万吨列车车钩力分布特性,在受力特点上看,1+2+1编组列车在制动时可以看作中间分界的两段列车,每段列车前部受压,后部受拉.最大车钩力发生在列车的约1/8处,最大拉钩力发生在列车的约7/8处.后部机车滞后于前部机车制动,将使受压车辆数目增多,最大压钩力增加、发生位置后移,最大拉钩力变化不大.车钩间隙越大,车钩力越大.初速度越高,车钩力越小.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实体工程LSMA-13混合料的设计,介绍了该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通过绘制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CADRC、VCAmix与4.75mm筛孔通过率变化曲线确定粗集料用量的方法,能够为同类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