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48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某型号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尾车在新轮状态时出现持续晃动,但反向作头车运行时却不晃动.针对此问题,开展了不同线路表面状态下的车辆晃动特征测试,从悬挂系统振动传递特性、轮轨匹配状态,以及关键零部件性能检测等方面着手,确定了车体产生晃动的原因.结果 表明,尾车横向晃动始于车辆高速通过个别道岔时刻,晃动发生后只能通过降速消除...  相似文献   
92.
动车组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段动车组高级修检修的实际需要,是提高动车组检修效率、保障动车组检修质量和在线运行安全、充分发挥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势的重要生产系统.系统采用信息集成技术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动车组检修资源和信息进行系统整合与综合运用,从而提高了动车组检修效率,保障了动车组检修质量,确保了动车组在线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3.
为确保动车组高级修的安全、有序、高效、优质,结合未来高速铁路检修业务的客观发展需要,提出了面向动车高级修的RFID应用技术方案和智能信息系统框架.首先,提出动车基地在配件物流、人员作业流、动车组车流、检修设备设施中的RFID应用技术方案,以及应用难点的解决对策;四种应用是有机整体,以配件应用为核心.然后,指出了将RFID全面应用于动车检修生产各环节,结合数据集成与语义融合,可以极大强化既有应用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并且重点对运用RFID为检修产能的提升进行了量化评估.文中涉及的几类RFID应用已在动车基地投入使用,或者经过试点、试验.  相似文献   
94.
为实现流固耦合技术及验证瞬态压力对高速列车焊接结构造成的疲劳损伤,以某高速动车组设备舱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软件SC/Tetra的FLDutil模块与分析软件Ansys的输入端口进行载荷的流固耦合分析,最后采用最新的美国ASME(2007)标准中的结构应力法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流体软件SC/Tetra的FLDutil模块映射到Ansys中的气动载荷准确可用,为高速动车组结构在流场中的刚度强度、模态、疲劳等分析计算提供了更合理、更精确的载荷输入.  相似文献   
95.
针对动车组同轴左右车轮载荷需平衡在一定阈值之内这种需求,本文提出一种简捷有效的机车车辆轮重检测方法,并逐步对其应用背景、结构组成、使用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一一阐述,同时介绍了其目前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对其进行功能扩展和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96.
分析动车组牵引计算仿真系统研究的背景,总结我国主流牵引计算软件运用于动车组计算时存在的不足,结合调研结果和用户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新的适合动车组牵引计算仿真系统,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系统功能、关键技术和存在难点。  相似文献   
97.
高速动车组谱系化技术研究平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支柱,而高速动车组是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领军产品,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是设计、制造动车组的技术保障,本文结合国际高速动车组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依据需求多样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体系可定制化、标准体系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提出未来高速动车组产品谱系化类型及关键技术,通过谱系化技术研究,构建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98.
以我国高铁动车组运用检修实际情况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高铁动车组的构成、运用特点和修程修制,论述了动车组检修基地设置和关键检修设施及主要设备配置,明确了我国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的组成。  相似文献   
99.
针对兰新高速线高寒、高温、高海拔、强风沙、强紫外线等特点,对适用于在该线路运行的动车组的设计环境参数选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指标:环境温度为-40~ +40℃;海拔高度为3000 m;限速条件>33 m/s,停运紫外线强度为5级.  相似文献   
100.
对限界依据标准、公式计算、动态仿真和试验验证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另外以CRH3动车组的限界设计和试验为例,利用西门子应用的动力学综合模拟方法进行车辆限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证明侧风大小对动车组的横向位移量其主导作用,试验结果证明运行速度对动车组横向位移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