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467篇
综合类   495篇
水路运输   468篇
铁路运输   405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云贵川藏等山区铁路项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用传统的调查方法效率低,风险高,难度大,适用性差,局部艰险地段调查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分析应用"3S"集成技术软硬件的优势,总结出一种新的调查方法,以应对艰险复杂山区铁路调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奥维互动地图及无人机等具有"3S"集成技术的数字化软件、新型移动终端的特点及其优势,然后总结了调查新方法的流程体系,结合项目应用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与常规调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研究结论:基于"3S"集成技术的调查新方法具有精度高、效率高、风险低、适用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复杂艰险铁路调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以在川藏等艰险山区铁路调查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2.
[Objectives ] This paper studies a three-dimensional (3D) cooperative path-following control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for a heterogeneous unmanned cluster system composed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and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USVs).[Methods ] First, kinematic models of the UAVs and USVs are established under a fixed coordinate system and body coordinate system. In order to design a 3D path-following controller suitable for motion control, an air coordinate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ath tracking error models of the UAVs and USVs are established in the Serret-Frenet coordinate system. Next, a 3D line-of-sight (LOS) guidance law is designed at the kinematic level, and a cooperative path-following control method suitable for heterogeneous clusters of marine vehicles is proposed, allowing the UAVs and USVs to track the preset parameterized path. Finally,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Resul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operative path-following control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clusters of marine vehicles.[Conclusion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by using the proposed cooperative path-following control method. © 2022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23.
针对国六轻型柴油机混合器存在的NH3均匀性问题,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对SCR系统内NH3分布进行仿真研究,设计NH3分布测试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优化设计混合器结构,研究了不同混合器方案对流场结构、SCR前端面NH3均匀性和系统背压的影响。结果显示:仿真模型计算的NH3分布与试验分布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优化后的混合器B2方案NH3均匀性可以达到0.97,远高于原混合器的0.88,同时背压由22.3 kPa降低到19.2 kPa;混合器多孔板从加强气流扰动和增加微小尿素液滴碰壁两个方面提升NH3的均匀性;B3方案作为对照表明,与混合器不适用的多孔板会导致NH3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924.
本文探讨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应答器位置的自动配置的方法,并编制应用软件实现了应答器自动布置.  相似文献   
925.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2-4/TiO2-Fe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通过样品光催化降解酸性蓝染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体酸中nTi和nFe的配比为1∶1,陈化pH为9~10,硫酸浸渍液浓度为0.5 mol/L,在500 ℃下焙烧4 h时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SO2-4/TiO2-Fe2O3固体超强酸再生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26.
介绍了国内外道路错觉相关研究,并提出对光线错觉的理论补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光线可能导致道路错觉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三维立体标线来解决道路错觉问题,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减速的有效方法.并对三维立体标线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实际工程的参数;再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三维立体标线的减速效果,得出正向设置减速34%,反向设置减速27%的结论.通过展望表明了三维立体标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7.
王中平 《隧道建设》2014,34(Z1):77-81
依托连霍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通过郑西高铁阌乡隧道上方这一典型案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施工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分析。从横断面、纵剖面的变形两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隧道安全状态进行了研究。从纵剖面来看,仰拱位移普遍小于拱顶位移,且受地形和隧道与开挖区域的相对位置影响,最大位移发生在50 m位置处的拱顶,量值为6.3 mm,每10 m的最大差异沉降为0.97 mm,小于高速铁路轨道变形要求;从横断面来看,隧道结构由于上部开挖导致卸荷效应,整体呈现隆起趋势,其位移方向趋向于开挖区域。现场施工和监测表明通过采用竖向分层、纵向分段的开挖方式,阌乡隧道的结构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扩建工程的施工安全与高速铁路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28.
本工程新建潜盾隧道将与捷运既有车站横向交会,2条捷运线交会处将新设立一座捷运车站,并与既有车站连通并于站内进行直接转乘。新设车站地下连续壁已经完成,且紧邻既有车站,而新建的潜盾隧道将横向穿越既有车站下方,并与新设车站衔接。为降低潜盾隧道施工对既有结构物的影响,于隧道掘进前在既有车站附近进行一系列水平及垂直地盘灌浆改良。本分析采用三维数值工具进行分析评估,以预测地改灌浆过程中以及隧道掘进对既有结构物可能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隧道掘进发生的结构变形量均在安全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929.
时间自动机中的状态可达性分析是模型建立完成之后的一个重要验证工作,大多数时间自动机建模工具均为非开源代码,不能与实际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本文以CTCS-3中的无线闭塞中心(RBC)[1]为实际系统,提出基于XML的时间自动机状态可达性分析[2],实现了建模工具与实际测试平台不同开发环境下的数据交互,为完善整个测试平台在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方面提出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0.
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结合典型断面现场监测,对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综合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黄土隧道在开挖扰动后初期支护的受力状态,将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典型断面围岩与锚杆轴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初期支护作用效果进行评价,找出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应坚持“及时支护、及早封闭”原则,确保开挖后围岩变形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