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93篇
  免费   562篇
公路运输   6442篇
综合类   3707篇
水路运输   2590篇
铁路运输   7376篇
综合运输   340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691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1112篇
  2010年   1150篇
  2009年   1375篇
  2008年   1305篇
  2007年   1307篇
  2006年   1116篇
  2005年   947篇
  2004年   1121篇
  2003年   926篇
  2002年   481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331.
通过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轨距左右偏移信号和左右高低偏移信号、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和车体惯性平台输出的轨道倾角信号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准确的轨距和轨向测量结果。从理论上推导轨向的合成算法,对安装于轨距测量梁中心的轨向加速度计的响应进行重力和旋转运动修正后,与三角窗函数卷积运算,得到轨距测量梁中心横向位移的二阶差分,然后再通过二次积分和滤波得到左右轨向值。通过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和相应的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加速度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与检测车速度无关,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对轨向加速度计测得的位移和摄像式轨距系统测得的位移进行比较,验证了系统测量原理和合成算法的正确性。经静态验证和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构架式轨距—轨向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2.
提速道岔控制电路在客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提速道岔在客运专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之配套的提速道岔控制电路在满足道岔启动电路的各项技术条件的同时,也对其可靠性、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多牵引点转辙机的启动时序及其动作一致性等控制电路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33.
GSM-R网络QoS对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数据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铁路整体运营服务质量(QoS)指标,提出利用自顶向下方式拆解,定义相应的GSM-R网络电路域QoS指标的具体内容,阐述了QoS指标对CTCS-3级车-地数据传输的影响。然后着重描述了QoS指标与CTCS-3级车-地数据传输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了在QoS指标已知合格的条件下,如何设置CTCS-3级数据传输的参数以更好地适应GSM-R网络的特性。  相似文献   
334.
为保证提速道岔的可靠运用,在设计方案上对提速道岔启动电路进行了时序控制,减少同时转换提速道岔的转辙机数量,使道岔转辙机转换电流峰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各信号设备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35.
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 《中国铁路》2010,(8):18-21
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由远程控制中心、车站控制终端、融雪控制柜和加热装置4部分组成。该系统具有远程监视、远程控制、故障报警、数据管理等主要功能,通过对人身和轨道电路的安全保障设计与节能设计,提高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6.
崔亚平  方旭明 《中国铁路》2010,(10):51-54,66
具有高穿透损耗新型车体的使用为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克服高速移动、无线信号的高穿透损耗,为高速列车旅客提供满意的无线接入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分析角度分别考察用户通过直传链路直接接入地面基站,以及通过部署车载直放站或层1中继进行中继接入两种方案下的传输性能,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看出,通过直传链路对高速列车车内用户不能提供很好的接入,而只有通过部署车载直放站或层1中继才能实现车地之间良好的无线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337.
轴向组合式小径向/轴向刚度比橡胶球铰结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地铁车辆用转臂定位节点为例,介绍了一种轴向组合式橡胶-金属球铰结构,此种结构的特点是径向/轴向刚度比小,橡胶预压缩简单可靠,刚度调节范围广,疲劳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338.
大跨度公轨两用桥拱桁交叉节点处汇交杆件多、形状复杂、规模大、受力集中,处于典型的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本文介绍根据疲劳损伤累计理论确定疲劳试验荷载的过程,得出疲劳荷载主要取决于下层汽车荷载和地铁荷载的结论。设计并制作1∶4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应力水平较低,最大主拉应力为28.5 MPa,最大Von.Mises应力为45.1 MPa。在完成循环加载200万次后,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逐步提高荷载幅,循环加载276万次,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可得出重庆朝天门大桥的拱桁交叉节点连接结构在正常养护维修情况下,设计寿命期内不会发生疲劳开裂,疲劳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39.
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鸟龙泉车站的18号道岔是全线铺设的第一组高速无砟道岔,其铺设施工中的经验对于全线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的铺设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乌龙泉车站无砟道岔铺设前的运输、组装和精调施工,对混凝土浇筑之前道岔几何尺寸的评估、混凝土浇筑、道岔内接头焊接及铺设完成后各部位的检测进行了说明并做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40.
铁路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既有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既有动态轨距优化方案道岔与传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保持车辆正弦曲线的运行轨迹;但部分动力响应幅值还有些偏大,考虑对即有优化方案参数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等参数,设计了5种新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对比,确定出了最佳方案.再对最新优化方案与既有优化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缩减加宽区长度对提高车辆直逆向通过能力、减少尖轨受力是有利的;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对侧逆向过岔而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