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91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为了研究人神经生长因子 (hNGF)基因导入急性脊髓损伤 (SCI)模型的治疗作用 ,构建并产生重组腺伴随病毒 (AAV)载体。方法 将hNGF外源性核酸片段插入AAV shuffer质粒 pSSHG Neo的KpnⅠ BamHⅠ位点构建AAV。用腺病毒辅助质粒 pFG14 0代替野生型腺病毒 ,包装质粒 pAAV/Ad及已构建的pSSHG Neo三质粒磷酸钙共沉淀法在肾胚胎 2 93细胞系中同源重组包装rAAV。使用地高辛标记的斑点杂交方法测定重组病毒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质粒pSSHG/hNGF ,经蔗糖梯度离心法获得rAAV组分 ,梯度稀释测得滴度为 1.4 6× 10 12 PFU·mL-1。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人神经生长因子重组腺伴随病毒 (rAAV/hNGF)载体 ,为SCI基因治疗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大黄素、黄芪多糖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体外观察大黄素、黄芪多糖单用与联合应用抗HBV的作用。方法以HepG2.2.15细胞为研究模型,选用干扰素α、拉米夫定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应用抗HBV作用的效果。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HBV DNA,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采用MTT法观察它们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大黄素的3个剂量组(12.5、25.05、0.0 mg/L)和所观察的时间点(3、69、d)对HBV DNA、HBsAg、HBeAg表现出剂量与时间依赖的抑制作用(P<0.05)。大黄素对HBV DNA抑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1 mg/L,对HepG2.2.15细胞半数细胞毒性浓度为40.66 mg/L,治疗指数为1.94。同时发现黄芪多糖各剂量组对HB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大黄素、黄芪多糖联合应用在疗效方面无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对HB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芪多糖无明显抑制HBV的作用,两药联用无明显协同抗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深入了解UL2基因与HSV 1在三叉神经节潜伏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HSV 1国际参考标准株F株、HSV 1RE(株 ) (UL2基因插入突变株 )和其亲代HSV 1△ 30 5株 (TK- )三株病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三株HSV 1病毒腹腔免疫接种小鼠双侧三叉神经节分别进行PCR扩增。结果 HSV 1 (RE)和HSV 1 (△ 30 5)组HSV 1潜伏感染率明显低于HSV 1 (F)组 (P <0 0 2 5) ,提示UL2基因可能在HSV 1形成潜伏感染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经HSV 1 (F)病毒攻击实验后三个实验组小鼠 ,其潜伏感染率无明显变化 ,而对照组小鼠潜伏感染率明显高于HSV 1 (RE)组和HSV 1 (△ 30 5)组 (P <0 0 1 )。结论 HSV 1 (RE)株的免疫接种可以预防HSV 1潜伏感染的建立。同时也为HSV 1RE株作为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载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丰洪才  向云柱  杨钧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37-139,158
局域网特别是大型计算机房中ARP欺骗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的影响了网络用户的使用效果,在高校的计算机房中对实践教学也构成了极大地威胁。针对这种现象,文章在噢易Free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ARP特定协议数据包的滤除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局域网中的ARP欺骗。  相似文献   
45.
用野生型AAV-2感染宿主293细胞后对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采用AAVCap基因探针检测了感染细胞标本中的野生型AAVDNA;采用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而不含AAVrep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重组AAV作对照,感染293细胞后检测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表达产物,同时对细胞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野生型AAV-2感染宿主细胞后24~48h,多数细胞胞体收缩、变形,部分细胞死亡、脱落,用Cap基因探针从病变的293细胞基因组DNA中检测到了野生AAVDNA;而被重组AAV感染的293细胞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而未出现细胞病变,本结果提示野生型AAV对敏感宿主细胞可表现出毒性作用,其原因可能与rep产物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6.
探讨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柯萨奇 B组病毒 ( Coxsackie virus B,CVB)感染情况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潜在型克山病患者 CVB1~ 6Ig M,CVB1~ 6Ig G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明显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2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与病毒性心肌炎组无明显差异。 3潜在型克山病组红细胞 C3 b R花环率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则明显升高 ,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有 CVB感染存在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47.
随着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的提出,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各国军方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讨论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特点,然后分析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现状和攻击样式,最后探讨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现状做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一些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at CpG site -55 in the interferon-gamma (IFN-7) gene promoter and its effect on IFN-7 express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 The authors recruited 30 patients with U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30 HBeAg-negative CHB patients, and 30 healthy blood donors. Pyrosequene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at CpG site -55 in the IFN-γ gene promoter following bisulfite treatment of DNA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The expression of IFN-γ was analyzed by real-time RT-PCR and ELISA. HBV DNA in PBMCs was detected by nested PCR. Results The methylation level at CpG site -55 in the IFN-γ gene promoter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esulting in subsequent down-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his cytoldne in CHB. The methylation level at CpG site -5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BeAg-positive patients than in HBeAg-negative ones (P<0.01) and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BMCs from HBV DNA-positive patients than from HBV DNA-negative ones (P<0.01) ; the methylation level at CpG site -55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HBV DNA in serum (P<0.01). Oonclusion IFN-γ gene expression appears to be regulated by methylation of the IFN-γ gene promoter in CHB; the methylation level at CpG site -55 is associated with HB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50.
目的克隆并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全X基因表达载体,探讨HBV全X基因对HEK293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比较HBV全X基因与X基因对细胞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基因克隆的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获得HBV全X及X基因,构建带有HBV全X基因与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及带有绿色荧光基团GFP的重组质粒;细胞转染技术将其分别转入HEK293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验证HBV全X基因及X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Annexin V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TRAP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带有HBV全X基因的重组质粒且目的基因能在HEK293细胞内高表达;表达的HBV全X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核,而X蛋白在胞质、胞核均有分布;转染HBV全X和X基因后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826±0.002)%和(0.805±0.013)%,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0.691±0.035)%和未转染对照组(0.681±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BV全X和X基因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25±3.02)%及(21.34±2.16)%,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13.49±1.49)%及未转染细胞对照组(11.37±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全X及X基因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X转染组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及端粒酶活性均高于X转染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全X基因具有促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影响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其可能通过不同于HBV X基因的细胞内途径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在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