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78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出口印度的SYS640G型空气弹簧的主要技术要求、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型式试验结果以及小批量装车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惯性晃车地点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了设备精调精整,但效果并不理想。后经轨面光带调查分析,发现轨面光带发散、突变、宽度较宽现象比较普遍。于是选取了一段线路设备进行试打磨,发现大机打磨作业对改善列车运行品质能够起到良好效果。为了指导生产和实践,在试打磨、讨论、调研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钢轨大机打磨作业进行标准化、程式化,并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3.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立交规划布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立交规划布局研究课题为基础,对城市外环高速公路立交的布局、等级、技术条件、类型和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关于城市外环立交规划布局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4.
高速公路绿化降噪效果的心理感受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机场高速和江苏淮盐高速盐城段的典型路侧绿化带为对象,重点探讨了高速公路降噪林带的结构、郁闭度、季节等因素与绿化降噪心理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郁闭度较大的混合型结构林带对心理烦恼度的改善作用较大,夏季对心理改善的程度较冬季明显。  相似文献   
65.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广深线钢轨斜裂纹的形成与发展特点,提出采用非对称打磨技术控制和减缓钢轨斜裂纹的形成,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现场打磨试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钢轨非对称打磨可以改变轮轨接触几何参数,使轮轨接触点向钢轨顶面中心移动,远离钢轨轨肩位置,并降低轮轨接触应力.现场打磨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钢轨非对称打磨能改变钢轨光带,使接触点向钢轨踏面中心移动.  相似文献   
66.
高速公路降噪林带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内部分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为对象,通过分析绿化带结构对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重点探讨了高速公路高路基及缓坡路段与路堑路段绿化降噪林带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降噪林带设计也不同,一般来说,填方路段林带结构以混合林带为主,挖方路段以纯林带为主。  相似文献   
67.
首先分析了铝热焊接头焊缝低塌的原因,然后通过现场试验测量初打磨后接头的最高温度、不同终打磨温度下焊缝中心低塌量以及接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析初打磨轨顶焊筋的预留打磨量、终打磨温度对铝热焊接头焊后平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60 kg/m钢轨铝热焊接头时,初打磨后轨顶焊筋应预留1.3 mm以上的打磨量;终打磨温度越低焊缝低塌量越小,随终打磨温度降低焊缝低塌量减小幅度逐渐变缓,终打磨温度为300℃时焊缝低塌量较小,终打磨温度低于200℃时焊缝无低塌现象;采用"初打磨+终打磨"的打磨方式可避免铝热焊接头焊缝低塌,提高打磨效率.  相似文献   
68.
中尼跨境铁路是首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铁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拼合的作用带内,其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极其复杂,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难度及风险极大的铁路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呈典型的"六极四高"特征,存在极高地应力下的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问题,深大活动断裂的工程地质效应问题,高烈度地震问题,高地温热害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泥石流水毁问题及其他工程地质问题。建议采用"科学研究作先导,先进勘察技术为手段,常规调查与勘探是基础"的勘察设计理念,针对性开展中尼跨境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布规律、对铁路工程影响、综合选线技术、工程措施等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9.
尤嘉  胡明  晁阳 《中国铁路》2021,(3):71-7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铁路技术规章体系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从我国技术规章体系入手,以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我国技术规章应用的适应性,提出以单一层次技术规章体系为核心,将车务、机务、工务、供电、车辆等专业合并为运营管理、动车组运用维护、固定设施维护和信息系统4个部分的体系架构,并指出各个部分应最少具有的技术规章以及其对应参考的国内技术规章,为“一带一路”国家高速铁路新建线路规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the installation of seat belts on school buses would have on the fleet capacity in Alabama and the resulting cost implications. The study also documents the myriad research studies and professional opinions offered on the potential safety effects of equipping school buses with safety restraints/seat belts. Four seat configurations for the school buses were analyzed.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represents the most common current bus seating configuration without seat belts, 3 seats on each side of the aisle and 12 rows (3/3-12). The physical space required for seat belt hardware may result in a loss of a row of seats and may reduc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seated per row. Thus, three more configurations were studied: loss of a row of seats (3/3-11), loss of one seat per row (3/2-12), and loss of both a row of seats and a seat per row (3/2-11). The capacity for each configuration for each bus using current pupil loads was determined.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installation of seat belts, and purchase and operation of new buses were obtained. Should school bus seat belts become mandatory in Alabama,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by any school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figuration for their pupils, which will identify the number of additional buses that must be purchased by the school system. This study found that many of the buses that would become overloaded due to seat belt installation and the resultant loss of seating will be carrying only a few excess pupils. Transportation supervisors may be able to handle such overloads by transferring these pupils to other buses or by adjusting their bus routes to minimize purchase of new buses. Additional suggestions for handling bus overloads were offered in the body of this re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