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139篇
公路运输   477篇
综合类   253篇
水路运输   505篇
铁路运输   419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噪声环境评价是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年来新建城际铁路数量快速增长,具有成熟经验的设计速度100 km/h以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源强取值已不适用。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一建立轮轨系统声辐射预测模型,计算不同车辆、速度工况下的地面线噪声源强,通过将广清城际铁路地面线噪声现场实测数据与仿真计算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按HJ 45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对列车噪声源强位置的规定计算得到设计速度120~160 km/h时噪声源强建议值在94.6~97.6 dB(A),设计速度160~200 km/h时噪声源强建议值在97.6~102.5 dB(A)。参照导则提出的噪声源强速度修正项拟合得出速度修正项系数为24.9,低于该标准提出的速度修正项系数30。  相似文献   
312.
采用2.5维边界元方法建立市域铁路桥梁段的声场传播预测模型,考虑近场声学边界(如车体、轨道板、防撞墙和声屏障)对声源的影响,研究轮轨引起的环境噪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噪声满足随-alg(d)的衰减规律,其中,衰减系数a随着车速增大而增大,1 h等效A声级的衰减系数低于列车通过时间等效A声级的衰减系数;当环境场点距离轨道中心线较远时,评价点高度对轮轨辐射噪声声压级影响会减弱;环境场点距轨面的高度越高,越容易超过标准限值,故在轨道两旁规划建筑时,建筑距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应随着建筑高度增加而增大;列车运行速度越高,声屏障插入损失也会越大;声屏障较矮时,其插入损失会随场点高度增大而快速减小,当声屏障达到一定高度后,声屏障高度对插入损失的增益效果会快速降低,故选择声屏障时,应兼顾降噪效果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13.
针对某电动汽车电驱总成的噪声问题,依据电驱总成车内噪声产生机理,进行整车状态声振特性测试,运用不同工况组合下的频谱特征和阶次特征等分析方法,识别出该电驱总成噪声问题为结构共振和电磁激励所致。针对结构共振问题,考虑电驱总成结构耦合特性、电机材料复杂多样性和线圈绕组质量,建立电驱总成有限元分析模型,求解出电驱总成的模态和振动响应,并通过敲击法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进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模态应变能为依据对电驱总成结构的局部刚度进行优化,提升结构共振频率,降低共振风险。针对电磁激励问题,以电驱总成中的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磁仿真分析模型,以影响磁通密度的转子槽口的槽形、槽宽、槽深和槽间角度4个因素建立正交试验设计表,通过极差值得到各因素对齿槽转矩和输出转矩的影响水平,最后以降低齿槽转矩、加工工艺简单和对输出转矩影响小为目标,运用16组具有代表性的电磁方案,完成256个参数组合的寻优,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改善效果较显著;研究可为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改善提供试验技术支持,并为电驱总成的结构共振噪声和电磁噪声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14.
融合浮标与潜标的水声定位噪声测量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水域内不同噪声辐射量级目标的全天候噪声测量。高精度时钟及GPS的加入保证该系统能精确预测各时刻水下目标的运动轨迹。该系统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为保证系统精度,使用频谱补偿修正算法,显著提高时延计算精度。该系统的主控软件可显示待测目标的轨迹,并可融合时间、位置、声学测量信息等对水下目标的噪声进行处理,获取噪声功率谱密度等特性。湖上试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15.
提出一种船用增压器的包覆层结构,其内层为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外层为金属薄片。采用统计能量法(SEA)建立该结构的中高频段隔声数值模型,开展包覆层的隔声试验,隔声量实测值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能验证数值建模的有效性。对包覆层的吸声材料的厚度、密度和流阻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数值试验组,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影响材料隔声性能的关键因素,得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材料厚度,在选型设计中还应考虑密度和流阻因素。当安装厚度受限时,可通过改变密度和流阻值来提高材料的隔声量。  相似文献   
316.
针对车辆基地高大厂房内传统横向通风系统(风机+风管)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一种纵向诱导通风系统.结合某实际工程,将纵向诱导通风系统与传统横向通风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得知,纵向诱导通风系统增加的初期投资在4.92年后即可由节省的电费收回.通过现场测试得出,纵向诱导通风系统开启后工作区域平均风速为1.1 m/s,运营人...  相似文献   
317.
陈剑 《船舶工程》2020,42(11):128-131
随着新规范对船舶及海上工作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舱室噪声的控制及优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全频段舱室噪声预报软件——VA One软件统计能量分析理论及软件概况进行了阐述,其次应用该软件对海洋核动力平台进行几何建模与仿真计算。通过对舱室仿真计算结果与标准指标要求的对比分析,在设计阶段提出了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空气噪声综合治理降噪方案,该措施可以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海洋核动力平台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18.
《船舶》2020,31(06)
空调通风系统噪声是影响舱室噪声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指导船舶空调通风系统设计,降低空调通风系统噪声水平,文章对多种尺寸阻抗复合型消声器设计与传统纯阻性消声器进行声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纯阻性消声器能达到15 dB(A)/m的基本消声量;阻抗复合型消声器相比纯阻性消声器,其外形尺寸增加1倍,虽在低频段消声性能有所改善,但A计权总消声量并无较大变化。研究结果为消声器选择及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19.
为研究高速列车表面脉动压力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原理,通过小波阈值去噪与相关性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某线路实测车厢外壁气压信号,得到脉动压力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中间车体结构、流场以及\"结构-流场\"流致振动耦合模型,分析耦合系统模态频率,并将提取的脉动压力对耦合模型进行冲击加载,分析车体结构位移及车内气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车窗处振动位移最大,车体结构振动位移与车体结构固有特性以及加载压力频谱特性有关;车内气压级主要集中在100 Hz以下的中低频段,车体两侧气压比车内中部气压大,靠近车壁处气压更易受车体结构模态影响,车内气压级、耦合系统模态频率与车体振动位移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20.
针对某车型在扭曲路工况下后悬异响问题,通过客观数据测试,后减振器上吊环、安装螺栓、车身位置振动频率最大。经过拆解分析,该异响是由于减振器活塞阀面尺寸超差和车身螺纹套管平面焊渣引起,最后优化活塞模具及车身螺栓管焊接工艺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