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1篇
  免费   623篇
公路运输   4466篇
综合类   3147篇
水路运输   2683篇
铁路运输   2349篇
综合运输   35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1222篇
  2011年   1227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1075篇
  2006年   1018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工程设计施工考虑不周时,很容易造成设备开通后站内电码化出现机车信号掉码和窜码的现象。通过对站内机车信号掉码和窜码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工程设计施工时的缺陷和错误,并提出整改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2.
结合太中银铁路项目,对站内电码化由继电器编码与区间列控电子编码的CTCS-2级列控系统结合设计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3.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联锁已经成为我国铁路信号联锁系统的主要技术装备。主要对全电子化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RAMS设计,即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设计进行分析。希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全电子化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会成为联锁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4.
李得伟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3):110--103
通过对华盛顿地铁的实地考察,详细介绍华盛顿地铁的线路、车站的特点,阐述其在设计、运营、服务、节能等方面的主要理念以及实际措施,分析主要优缺点,并且对我国未来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5.
以苏州地铁盾构隧道为计算原型,对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设计方法、地质参数及结构参数对管片设计的影响,以及管片在水土分算与水土合算条件下受力性能的差异,并对苏州地铁盾构管片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6.
论述重庆跨座式单轨采用的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的构成、技术特征和在运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在采用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时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在车辆段、地面正线等区域的使用中,尽管1500V接触轨系统比柔性架空网存在较高的触电风险,但如果运营公司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隔离设计,以及强有力和细致的现场管理,就能够防范其带来的风险,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77.
轨道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组成之一,基本理论和设计技术都比较成熟,本着精细化设计的理念,从施工的角度,将以往设计中一些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加以总结,对轨道系统设计的优化和细化提出一些建议,供未来的新建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全面介绍莫斯科地铁在线网规模、车站设计、运营组织等方面的理念及特点,详细分析莫斯科地铁客流量大、运营效率高的原因,以期为我国未来地铁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9.
通过对深圳北站交通枢纽建设项目的案例分 析,结合信息化集成系统的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 枢纽信息化设计的思路进行剖析。提出按照城市轨道 交通综合枢纽总体功能规划、综合枢纽运营管理模式 研究、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信息化系统接口设计的系 统构建思路,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信息 化系统的评价体系,为其他城市进行交通综合枢纽信 息化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通过阐述城际动车组在Teamcenter和UG NX环境下采用数字化技术开发的过程、方法,介绍了PDMS系统文件数据的管理方式,自顶向下地适合动车组车辆协同设计的装配设计方法,大装配技术和车辆分系统出图的方法等,同时还提出并介绍了全数字化车辆模型在动车组车辆重量管理、干涉检查和设备布置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为轨道交通车辆全三维协同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