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302篇
公路运输   156篇
综合类   184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934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道岔作为线路轨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铁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上海地铁2号线道岔尖轨侧弯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阐述道岔尖轨侧弯病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整治道岔尖轨侧弯病害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62.
针对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施工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从地铁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方法出发,分析地铁勘察与日常地面建筑勘察的差异,指出地铁勘察中存在的不足和容易忽视的几个基本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和完善地铁勘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3.
地铁十字换乘车站预留换乘节点的结构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柯  林蓼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3):28--31
十字换乘地铁车站预留换乘节点的结构受力复杂,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空间计算模型,分析预留换乘车站节点范围的梁、板、柱内力,找到应力集中部位,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4.
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列举近年来国内地铁施工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指出地铁工程风险管理在降低或避免各种地铁工程风险方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特点.在总结国内地铁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5.
阐述地铁系统中采用市政中水的可行性,针对中水的特点,对其应用方向、水质标准、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6.
奥运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同时,完成繁重、复杂、高标准的奥运交通组织,必须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技术支撑系统——奥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北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7.
地铁施工中,监控量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信息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中,应通过对监控量测数据的及时回归分析、处理和信息反馈,适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围岩、隧道结构、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8.
给出了时空多模式融合模型(MM模型)的实用建模方法.利用华北地震和北京SARS 2个时空数据集对MM模型进行了建模应用和性能评价,与单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MM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与预测趋势变化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分析表明,利用MM模型对不同类型时空过程建模时,不同分量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9.
北京地铁 R4 线北京朝阳站地下 3 层和地下 4 层基坑具有平面几何形状复杂、各级基坑开挖深度不同以及 基坑周边附加荷载不对称等特点。为解决常规基坑支护方案不适应本基坑的问题,研发了直径不相等的双环形钢 筋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并成功实施。详细介绍了双环形内支撑体系的布置、结构参数及施工步序,采用数值模拟方 法建立模拟基坑开挖支护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的实测结果,探讨双环形内支撑体系 的受力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其围护结构变形、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筋混凝土环梁的轴力、钢筋混凝土环梁收 敛等指标均满足控制值要求。工程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双环形内支撑体系具有布置方式灵活、对空间形状不规 则基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基坑内部作业空间开阔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0.
轨道作为行车基础设备,其状态的好坏对列车运行安全和线路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车体振动加速度是反映列车运行安全性以及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数据,是评价轨道设备状态和制定养护维修措施的重要依据。基于北京地铁轨道状态的管理需求,分别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建立两个利用振动加速度数据评价轨道状态的指标:超限密集度指标和超限重复度指标。利用北京地铁6号线下行方向两次的轨检车检查数据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标能够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轨道质量状态,有助于提高养护维修作业的效率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