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131篇
公路运输   1107篇
综合类   846篇
水路运输   292篇
铁路运输   630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41.
该文以兰州市东岗立交桥为工程背景,依据影响桥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及钢箱法加固的原理和优点,对该桥进行钢箱加固,通过粘钢加固和钢箱加固两种方案,对加固前后在理论数据上的对比与分析,论证了钢箱加固后该桥的承载力较粘钢加固后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钢箱法加固桥梁的实际效用,并为以后同类桥型的加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42.
介绍快速路西纵联络线立交跨河桥大跨径连续钢箱梁设计与施工方法,系统论述了设计过程,对关键节点详细分析,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法,可为今后类似的桥梁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43.
滨江大桥为一座不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该文通过对该桥施工监控技术的研究,确保了桥梁施工过程安全,并使成桥后线型、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为同类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4.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是一种先在预制场预制、按简支状态安装,现场浇筑连续湿接头,形成连续梁的一种桥型。该桥型具有工厂化预制、质量易于控制、施工简便、模板周转率高、施工速度快,施工期间占用场地小、对地面交通干扰小、行车舒适以及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近几年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结合津宁高速公路工程介绍该桥型的湿接缝的设计与施工,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45.
以唐山市津唐运河滨河北大街桥为例,对"组合梁—混凝土梁混合斜拉桥"这种新型斜拉桥体系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该种桥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746.
连续梁桥是中等跨径桥梁中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其主要结构形式,它具有接缝少、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等优点,其中,预应力是连续梁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以新建太中银铁路跨石中高速公路特大桥连续梁施工为例,对影响预应力部分施工的关键要素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47.
介绍了列车安全性、舒适性及平稳性的基本涵义及评价标准,并综合运用车辆动力学与桥梁结构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车桥空间耦合模型,并用计算机模拟列车通过桥梁的情况,求得车桥动力响应,对高墩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列车走行安全性、舒适性及平稳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48.
以福新桥为背景,分析了车道位置、桥面铺装层平整度、车速等因素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对桥面动力响应频谱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一些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公路车桥耦合振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9.
以重庆市某钢管桁架梁悬索桥为工程实例,对按照截面特性计算、Midas/civil建模计算和荷载试验3种方法得到的中性轴y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桥面板是否参与受力及对悬索桥钢管桁架梁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载作用下,主梁下挠时,局部桥面板会与桁架梁共同抗弯,使得主梁整体中性轴上移,上弦杆应力大幅度减小,下弦杆应力大幅度增...  相似文献   
750.
为提升车辆撞击事故乘员的安全性,从诱导孔个数、前纵梁材料和梁壁厚三个方面对汽车前纵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上述三个方面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按照正交表在LS-DYNA当中进行了整车碰撞及台车试验,以头部损伤HIC值作为乘员损伤评价标准,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汽车前纵梁参数,提高了汽车碰撞中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