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4篇 |
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8篇 |
综合类 | 252篇 |
水路运输 | 123篇 |
铁路运输 | 2953篇 |
综合运输 | 2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35篇 |
2020年 | 262篇 |
2019年 | 210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55篇 |
2016年 | 225篇 |
2015年 | 175篇 |
2014年 | 243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242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以沪昆下行线湘潭湘江特大桥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桥梁应力、振动与客车通行速度的相关性,重点分析了特定速度下的车-桥共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横向和竖向均存在明显的共振现象;应力幅值与客车通行速度散点图为单峰形状,客车运行速度在20~40 km/h时应力幅值较大;动力系数随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小于安全限值;客车运行速度为35 km/h和50 km/h时,客车的激励频率与桥梁横向1阶自振频率接近,桥梁易发生横向共振,导致桥梁横向振动响应较大,竖向振动幅值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客车以25 km/h通过桥梁时,客车激励频率与竖向1阶自振频率接近,桥梁易发生竖向共振,但其竖向振动不明显,应力响应较为显著。建议车辆应尽量避开以上速度通过该桥。 相似文献
993.
选取半径300 m小半径曲线作为试验曲线,从轮轨接触几何特性、车辆动力学特性、现场打磨效果3个方面分析了周期性钢轨廓形打磨对小半径曲线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周期性廓形打磨后轮轨间等效锥度显著改善;列车1~4位车轮与9#钢轨接触时磨耗功、最大脱轨系数均较为理想;周期性廓形打磨后钢轨轨面未出现比较严重的病害,侧磨速率显著降低,轨道质量指数有明显改善,有助于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94.
刘永俊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22(2):57-59
在铁路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运杂费的计算一直是费时费力的一个环节。此文分析了运杂费的计算原理,介绍了其在软件中的计算方法,并说明了其在采用软件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变化,以便软件使用者能更好地利用软件分析运杂费。 相似文献
995.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区域沉降对京沪高速铁路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苏锡常地区及上海地区区域沉降和地基土特别是深厚软土、松软土区轨下基础工后沉降问题,是影响《时速300~350 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高标准工后沉降量控制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京沪高速铁路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区域地面沉降的机理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研究结果:通过对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区域地面沉降的机理及其影响的研究和分析,提出通过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络,针对区域沉降对不同的工程类型的影响,优化施工设计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综合处理等对策,以满足高标准工后沉降量的控制,达到京沪高速铁路安全、舒适、平稳性的高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6.
铁路网规划中车流配流方法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铁路运输的特点,以交通工程中的动态平衡模型为基础,着重分析以绕行率为基础的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所有模型的分析都是在具体算例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997.
吴风博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2):53-56
近年来,随着进出口业务的增长迅速,各家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的认识越来越重视。但是,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创新能力有限的问题。本文着眼于中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实际,剖析了现阶段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并给予了适当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998.
宋剑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8-64
从职业分类内涵出发,介绍了美国各种职业分类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着重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才综合素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探讨了职业分类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孟永平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4,(4):25-31
如何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带动新区发展,拉开城市布局,整合城市空间以及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借鉴日本、德国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项目实例,对与轨道站点衔接的交通一体化从目标、技术线路、交通衔接对策和交通衔接方式预测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方法体系,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