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9篇
  免费   496篇
公路运输   2908篇
综合类   5264篇
水路运输   266篇
铁路运输   618篇
综合运输   56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杜尚  刘万强 《铁道车辆》2012,50(4):27-29,6
介绍了重庆单轨车辆用空气弹簧的技术要求及结构特点,根据技术要求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了胶囊及橡胶堆工艺制造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承载力、垂向刚度、横向刚度、最大横向变形能力、最大外径、疲劳耐久性、耐压强度、耐环境性能等型式试验,并随后装车进行了线路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空气弹簧满足技术要求,达到了替代原型空气弹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根据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车辆制动系统的要求,研制出国产制动系统并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制动产品在跨坐式单轨交通车辆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53.
考虑支路路段双向车流相互影响的因素,从道路负荷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优化单向交通组织方案。建立一主多从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多目标规划,以单行交通组织方案为决策,以路段饱和度超限量最小化降低道路负荷、以车辆绕行系数最小化提高公平性。下层规划是考虑支路路段双向车流相互影响的均衡交通分配(每个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各自由1个下层规划确定,但所有下层规划确定的最短路可一次性求解)。双层规划可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求解效果明显优于支路路段通行能力等量划分为双向分道行驶的传统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4.
论述交通衔接作为地铁出行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地铁客流吸引力和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在规划工作中备受关注.基于北京近些年多条地铁线路的衔接规划实践,提出“面-线-点”系统的衔接规划方法体系;结合北京的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出行特点,得出操作性较强的衔接设施的设置原则;同时,针对当前交通衔接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论述重庆跨座式单轨采用的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的构成、技术特征和在运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在采用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时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在车辆段、地面正线等区域的使用中,尽管1500V接触轨系统比柔性架空网存在较高的触电风险,但如果运营公司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隔离设计,以及强有力和细致的现场管理,就能够防范其带来的风险,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6.
阐明在第108界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期间,大客流对广州地铁的运营组织造成巨大压力,在对地铁客流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广交会举办期间客运组织的5项对策和行车组织的4项对策.实践证明,该方案为广交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和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5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快速路交通呈现常态化拥堵运行状态,因此亟需开展交通综合提升研究。以苏州市内环某快速路为例,基于多源数据科学研判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运用高地联动的优化策略,以全局最优、系统协同理念制定交通提升实施方案。根据交通流的溯源分析,寻找可能的分流通道。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提升分流通道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快速路的交通管理方案,诱导快速路上的短途交通转入分流通道,均衡快速路和分流通道的流量分布,从而有效缓解快速路的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8.
交通信息服务条件下的出行选择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首先 ,探讨了出行者的出行心理、行为以及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 ,简要分析了出行者的出行选择。其次 ,考虑在交通信息服务条件下 ,由于出行者本身以及信息方面的原因 ,出行选择可能出现过激反应、集聚反应等问题。最后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应该加以重视的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9.
一种新的交通流矢量场微观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非机动车行驶特性的基础上 ,根据场的理论与相关的交通流理论 ,用矢量表示非机动车的速度与加速度 ,综合考虑周围所有运动物体与道路的影响 ,建立了一种新的非机动车流矢量场微观模型 ,仿真与回归分析的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准确地实现非机动车的交通特点  相似文献   
60.
车辆碰撞事故空间模拟再现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完成了车辆碰撞事故分析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汽车三维四轮动力学计算模型,并引入OpenGL标准图形库与VisualC 编程环境相结合的三维真实感图形技术,开发了针对实际车辆碰撞交通事故的空间模拟再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