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274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无线CBTC系统简介,开放空间无线CBTC车地通信系统构成及原理。  相似文献   
52.
青藏铁路格拉段信号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凯 《中国铁路》2006,(8):29-32
青藏铁路格拉段信号工程设计,结合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借鉴世界先进的信号技术,采用GSM-R和GPS卫星定位技术的ITCS列控联锁一体化车站控制系统,全线区间不设传统的轨道电路,而采用虚拟闭塞分区;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作为行车调度指挥的技术手段,实现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集中控制;道岔融雪分别由轨枕和道岔融雪加热变压器实施加热。格拉段信号网络基本分为三个层面,行车指挥系统单独组网并采用双网自愈结构,ITCS系统独享专用网络,微机监测和道岔融雪信息传输纳入综合环境监测公用数据传输网。  相似文献   
53.
无线通信不仅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内部专用运营管理和业务需求,而且应提供公共移动通信服务,方便人民群众。那么,除了必须设置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外,如何引入民用无线通信系统、如何避免相互影响以及系统设备共用等问题的解决,将保证无线通信质量的要求,避免无线通信系统的无序、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相似文献   
54.
为满足超大规模站场联锁系统控制,提出了分由2套计算机联锁系统控制一个车站的方案,2套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的方式传递2套联锁系统分割处的联锁逻辑条件。从系统结构以及需要修改的通信软件方面,分析了怎样安全传输分割控制处的联锁逻辑条件,经工程实践证明是一个十分可靠的超大规模站场计算机联锁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5.
针对北京S1线信号系统车地通信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对干扰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干扰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抑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保障北京S1线的平稳运行.研究方法和处理措施,为后续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建设和维护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6.
浪涌发生器放电回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兼容试验和雷电冲击试验过程中所使用模拟浪涌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现行标准中普遍执行的8/20μs和10/700μs试验波形,通过二阶微分方程求解和MATLAB计算仿真,得到不同波形模拟浪涌发生器放电回路的组成及元器件参数,为浪涌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分析方法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7.
针对预防性维护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行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应用情况,阐述了通信设备预防性维护质量管理流程PDCA管理循环;介绍了标准化、精细化管理PDCA四个阶段的具体做法及实际应用经验;采用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方式,剖析了标准精细化管理对提高通信设备预防性维护质量,进而保证通信设备运行可靠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8.
北京地铁5号线通信系统除传输、无线通信系统外的公务电话、专用电话、闭路电视监视、广播、时钟、通信电源及接地、通信设备集中监测告警等共7个子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59.
从双向点式信息交互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构成出发,研究系统的地面和车载两个不同部分的系统构架。分析系统的关键部件———双向传输天线,根据N圈环的辐射电阻和耗损电阻的计算公式,讨论双向传输天线的效率。确定天线的有效作用范围为670mm,有效水平耦合时间为8ms。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在8ms有效时间内,接收总帧数与接收正确帧数均为8帧1024bit数据。现场动态试验结果与室内静态模拟基本相同,验证了有效水平耦合时间与可接收数据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鉴于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信息量巨大,提出利用数据交换通信平台(DECP)作为中间层,来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DECP由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安全代理、数据传送代理、客户代理、消息层、事务管理器七个部分组成。DECP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基于代理的安全技术、系统调度、异构数据库的访问和事务的调度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