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36篇
综合类   161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首先论述做为热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方法的浸水马歇尔试验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接着分析了国外关于沥青路面渗透系数的研究情况,以及测定路面渗透系数对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水损害的重要性;最后就如何防止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旱期水损害在路面压实度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2.
介绍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砖块,防护河堤边坡及铺设方法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03.
水泥混凝土产生裂缝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确保工程质量.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文章依托肇兴大桥工程施工实例,对大体积砼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大体积砼温度计算与监测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现场温控措施,为大体积砼施工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5.
桥梁施工监控是保证桥梁建设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施工监控的目的是要对成桥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参数误差对成桥目标的影响,确保成桥后结构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系杆拱桥结构复杂,施工工序多,对施工的要求较高。系统的分析系杆拱桥的施工监控过程对以后的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由于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低的特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通常是带裂纹工作的。为了研究裂纹对于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防撞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对其防护能力的影响,认为虽然混凝土材料在裂纹处不连续,但由于钢筋的存在,不会影响护栏作为纵向的连续结构整体发挥安全防护作用,因此裂纹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的防护能力没有影响。本文最终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7.
对新建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对上拱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可知,存梁控制前3个月徐变引起的上拱度变化值相对比较重要;为降低拼接时新旧桥的位移差,在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建议存梁40 d(最多不能超过3个月),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起拱的影响;分批张拉预应力筋及预压主梁对控制拼接时对新桥的总上拱度有一定效果,预压主梁的效果较为明显,拼接后的徐变位移差都很小,影响也很小;采用存梁40 d的方法,可轻松地满足施工工期安排的时间,不需采取分批张拉预应力筋及预压主梁的措施,也可达到控制结构上拱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8.
针对联络横通道与主隧道连接形成的交叉隧道结构,利用海蚀条件下衬砌混凝土的经时力学模型和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考虑高速列车的行驶效应,开展实测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交叉隧道结构在混凝土遭受腐蚀影响后的结构损伤分析。研究表明:列车行驶引起的主隧道压致和拉致损伤主要分布在隧道底部大约130°的区域,且主隧道的拉致损伤程度和范围相对压致损伤更大,拉致损伤最大值约为压致损伤的5.1倍;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增大,隧道的损伤将更加显著,并朝着隧道的中上部位置发展,列车行驶速度从300 km/h提升至350 km/h,压致损伤最大值和拉致损伤最大值分别增加了53%、36%左右;联络横通道的损伤区域主要集中在其边墙和拱部。  相似文献   
109.
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应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碎石化是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重要技术,它能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周期。文章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碎石化后加铺沥青面层和同厚度级配碎石层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应力,结论认为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底的拉应力要小于级配碎石的情况,证明碎石化后水泥混凝土板块优于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然后,通过改变碎石化层中两个主要分层的厚度和模量,分析不同的破碎程度对加铺层应力的影响,结论认为,碎石化下层厚度在10cm左右时,既能保证碎石化层仍然具有一定强度使沥青层底拉应力不至于过大,又能起到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碎石化下层厚度不变时,加铺沥青层的受力状况随着碎石化下层模量的增大会稍有改善,拉应力、拉应变和弯沉都会有所减小,总体幅度在3%~9%之间。  相似文献   
110.
结合国内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养护现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相互结合的完整配套技术,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养护,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养护施工人工作业的落后状况,使接缝养护施工步入小型机具作业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