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8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曲线管幕管节现场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曲线管幕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曲线管幕管节制作与连接关键技术,包括管材切割下料、管身卷制、承插口F形接头制作、管节焊接组装技术,管节质量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等。顶管施工实践证明,管节制作精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水密封性能等均达到预期效果,管节现场工厂化制作技术和产品质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2.
为将车辆的换档性能主观评价数据化,准确地找出车辆换档性能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介绍一种车辆换档性能的客观评价方法,并对其测试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说明,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3.
依据曲线有限条计算理论,采用fortran编程语言自编程序,对一简支曲线板桥进行分析计算,并与有限元ANSYSY分析结果相比较。由此可得到,有限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比有限元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4.
现行规范对铁路站场到发线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方法有相关规定,实际应用中因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列车基本参数的差异导致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与实际有差距。通过阐述铁路站场设计现行曲线限界加宽的相关规范规定,结合铁路总公司对客站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的最新要求,分析铁路到发线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的理论计算公式,指出现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修正现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的相关规定,以满足实际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要求,杜绝运营中发生车体剐蹭建筑物的事故。  相似文献   
45.
铁路平面曲线测量是路基工程和线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随着测量设备的现代化,测量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其中按坐标法施测曲线在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针对坐标法施测曲线推出一种计算中、边桩坐标的  相似文献   
46.
在桥梁水平位移监测中,基于当前高铁桥梁不规则线型增多的情况,针对传统精度分析方法只能掌握监测点沿桥梁中轴线垂直方向的偏差且是基于简易误差传播理论,而施工监测中需掌握沿某特定方向的精度。因此,结合跨淮河某桥梁,创新采用误差椭圆理论对小角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等监测方法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认为小角法对于曲线桥梁适用性较差,而后方交会和极坐标组合方法能够产生较小的误差椭圆和点位精度,期望结论对相关桥梁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7.
高墩大跨度曲线桥悬臂施工阶段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高墩大跨径曲线桥为研究对象,以非线性稳定理论为基础,利用有限元法对其在悬臂施工阶段荷载状态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不同曲率半径、墩高、系梁个数的非线性计算,对荷载比例系数和悬臂端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高墩大跨径曲线刚构桥曲率半径、墩高、系梁个数与荷载系数、悬臂端位移的关系,为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本文将自动控制的时域分析理论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得出了一种衰减振荡曲线拟合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为分析曲线通过时车钩偏角对机车车体横向载荷的影响,建立机车与车辆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曲线半径、车体长度、车钩长度、车体横移量变化的关系,构建单机和双机牵引机车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并考虑机车定距和二系簧横向等效刚度的影响,运用牛顿迭代法导出车体一、二位端的二系横向载荷。分析结果显示,车钩偏角对车体二位端所产生的二系横向力比一位端大;双机牵引时二位端的二系横向力比单机牵引时大,而一位端的二系横向力相差不大;曲线半径、车体及车钩长度、车体横移量和机车定距对二位端的二系横向力影响较大,对一位端的影响较小;二系簧与止挡合成横向等效刚度对二系横向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0.
A new method for wheel–rail multi-point contac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metho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order derivatives of the wheel–rail interpolation distance function and the elastic wheel–rail virtual penetration are used to determine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The method takes account of the yaw angle of the wheelset and allow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ll possible points of contact between wheel and rail surfaces with an arbitrary geometry. Static contact geometry calculations are first carried out using the developed method for both new and worn wheel profiles and with a new rail profile.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is then verified by simulations of a coupled vehicle and track system dynamics over a small radius cur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 for multi-point contact is efficient and reliable enough to be implemented online for simulations of vehicle–track system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